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政策正文

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

2013-09-10 11:22来源:工信部网站关键词:工信部信息化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的智能化。开展先进制造创新试点,发展以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促进工业机器人在关键生产线的规模应用,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拓宽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推进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的率先应用。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建立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结合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等行业发展特点,在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集成、管控衔接、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领域,开展关键环节集成应用示范。逐步推广重点行业数字化车间,开展智能工厂试点建设,探索全业务链综合集成的路径和方法。选择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验区建设。

(七)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

1.行动目标

抓住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变革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机遇,深化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行动内容

——推动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在重点行业组织开展试点示范,以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RFID、工业大数据的应用为切入点,重点支持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检测、制造供应链跟踪、远程诊断管理等物联网应用,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网络化制造系统,实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企业间协同,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等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的无缝对接,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

——加快电子商务驱动的制造业生态变革。鼓励B2C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销售和广告营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渗透,促进生产和消费环节对接,推动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形成个性化定制生产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创新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集成应用模式。

——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支持和鼓励典型行业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支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中小制造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形成行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产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行业管理、决策与服务水平。

(八)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变。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链各环节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安全可控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信部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