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报道正文

重庆电力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2013-10-08 15:1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智能电网智慧城市重庆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网重庆电力负责人表示,坚强智能电网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打破外电入渝“瓶颈”,弥补日益扩大的“硬缺口”,当务之急是建设1000千伏四川雅安—重庆—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该项目规划增加四川水电入渝能力300万千瓦,是缓解2015年重庆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远期的战略选择是建设±800千伏新疆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该项目具备新疆火电入渝能力800万千瓦,是从长远保障电力供应、优化购电价格、缓解环保压力的现实途径。届时,重庆电网将形成交直流互补、水火互济的供电格局,输电安全程度更高,灵活性更强。

智能化:电网有了“大脑”

坚强智能电网强调实现坚强网架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赋予了智能电网“大脑”。

地面的水还没有完全干,天气有些闷热,汗水沾湿了工人们的衣衫。9月17日,重庆合川新一代220千伏大石智能变电站,正在加紧开展110千伏母线连接工作。“这座变电站意义重大,确保项目务期必成是死命令。”220千伏大石变电站工程项目经理张良介绍说。大石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站,对于智能变电站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具有示范作用。

新一代大石智能变电站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国网重庆电力科信部的赖向平介绍说,大石变电站具有集成化智能设备、一体化业务平台、模块化建设模式三大特征。该变电站采用集成式隔离断路器、智能化集合式电容器组、集成式电子式互感器、新型充气式开关柜、多功能测控装置,通过整体集成设计,优化变电站主接线和总平面布局,节约了土地资源,占地面积节省34%,建筑面积节省62%;构建一体化业务平台,采用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实现信息统一采集、综合分析、协调控制;采用预制舱式电气组合设备实现最大化工厂加工,采用预置电缆、预置光缆实现标准化连接和“即插即用”,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十二五”以来,国网重庆电力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建成投运智能变电站12座,其中220千伏4座、110千伏8座,110千伏及以上新建变电站全部按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今年年底,重庆市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大石智能变电站将建成投运,这将为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推广积累经验,让重庆迈入“智能新时代”。

随着输电线路的不断延长,传统的人工线路巡检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输电线路安全性、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在电网智能化的要求下,国网重庆电力建立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让电网设备实现全天候、可视化监测,犹如为电网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系统还拥有“大脑”,可对外力破坏、气象数据、线路运行情况等进行传输和分析,以图表和数字的形式直观呈现。

此外,国网重庆电力还构建起国内先进的省级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为电网调控运行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建设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卫星为辅,多种传输技术并存的通信网,形成以一核心环、六汇聚环为架构的主干光通信网和35个地区通信网;完成所有供电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推广建设,实现地理信息对生产、营销业务的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重庆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