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2013-10-09 14:3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风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参数修正后的功率曲线测试

综上所述,风速的测量偏差会明显影响风机的利用率。通过分析风机现场运行状态表明,针对风速和空气密度等影响因素对FD77B型风机的控制参数进行修正,可显著提高实际运行功率曲线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更符合李汉梁风电场的运行工况。从图4可知,在4-18m/s风速范围内,实际测量功率曲线都能很好地跟踪到理论功率曲线。

图4武川风场FD77B风机修正后的实际运行功率曲线

4风电机组控制策略优化

根据李汉梁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条件,除了修正风速和空气密度的测量偏差外,还对整机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使风机运行在最佳状态,有功出力达到最高点。具体的优化措施如下:

(1)在额定风速以下,风机采用最优控制法取代前期使用的查表控制法,并且根据空气密度的变化来自动调控最优模态值Kopt,使得风机可以在更广泛的风速范围内跟踪最佳叶尖速比。

得到风场的空气密度后,最优增益模态值Kopt的计算公式[8]为:

(4)

式中,ρ—实际空气密度,所选机组的计算值ρ=1.028kg/m3;

R—风轮半径,所选机组风轮半径R=77/2=38.5m;

N—齿轮箱齿数比,所选机组的N=104;

Cpmax—最大风能利用系数;

λopt—最佳叶尖速比。

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和最佳叶尖速比取决于风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所选机组的Cpmax=0.485,λopt=8.5。

计算可得到:最优增益模态值Kopt=0.095,再对控制算法中的相关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即根据实际的空气密度来动态调整每台风电机组Kopt值,实现最佳叶尖速比控制。

在捕获最佳叶尖速比的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公式(5)转矩与转速的平方关系式来控制电机转矩:

(5)

式中Te—期望输出的转矩值,单位为Nm;

ωg—发电机转速,运行范围为1100-1780rpm。

而期望输出的功率Pe是通过对发电机转矩的控制来实现的,见公式(6)[8]:

(6)

最优控制还可以使得风机各个风速段的发电机扭矩变化平滑,不出现跳变,减小机组的振动。

(2)在额定风速以上,采用恒功率控制方式代替原有的恒转速控制方式,通过增加传动链阻尼滤波器来减小发动机扭矩的偏差,使得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平缓,提高了风机在大风速下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综合利用率。

表1所示为控制策略优化前后测得的实际最大有功功率和月发电量,首先是比较每条集电线路上选取的单台风机,然后再对全场66台风机的数据进行对比。

表1优化前后最大有功功率和月发电量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风机控制策略优化后的效果较为明显,每条集电线路上的风机发电效率都有提高,大部分风机的最大有功功率都超过了设计的额定功率,全场风机的发电量增加了约8%。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