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评论正文

IPv6的发展为何如此纠结?

2013-10-10 16:47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关键词:IPv6物联网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IPv6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没有人怀疑IPv4最终会过渡到IPv6。下一代互联网旨在解决网络安全、可扩展等问题,IPv6的发展将直接支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业务,满足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的迫切需求。特别是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地址资源的匮乏问题非常突出,政府应该重视IPv6发展的战略规划,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机制,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物联网或为IPv6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万物相连”,这是物联网发展的美好愿景。然而,目前这一愿景却无法实现,一方面是受到网络、终端和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IP地址的短缺。在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的今天,虽然通过地址转换等技术可以暂时缓解短缺难题,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Pv6技术,才能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基础,助力其腾飞。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海量IP地址。能够“让每一粒沙子都拥有IP地址”的IPv6,无疑是支撑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工作原理上看,大部分物联网终端节点通过固定或移动互联网的IP数据通道与网络和应用进行信息交互,因此,物联网的发展首先需要为终端节点分配IP地址。然而,物联网终端的数量是惊人的,物联网需要的IP地址数量无疑也是海量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物联网终端的数量是人与人通信终端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仅从通信网络角度看,目前我国M2M终端节点就已经超过了3000万,按照每年30%的增长速度,未来五年我国M2M终端节点将达到1.1亿左右,可见物联网的发展正在对IP地址提出强劲需求。

针对IPv4地址短缺问题,业界在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中普遍采用“IPv4私有地址+NAT”和“IPv6地址”两种方案,然而,“IPv4私有地址+NAT”方案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地址不足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IPv4私有地址+NAT”方案还将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加大应用开发的难度和运行代价,无法支撑未来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向未来,解决物联网IP地址资源供给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IPv6。

目前,国内运营商已经看到了这一问题,并正在积极推动IPv6的发展。作为全球第一家启动IPv6商用服务的运营商,中国电信正在探索基于IPv6的物联网的开发和建设。“中国电信在湖南和广东已经启动了IPv6商用网络,中国电信与湖南农科院合作为当地果茶培育种植中心提供了基于IPv6的物联网温室控制综合信息监控服务。”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如此对外界表示。与此同时,包括中国联通、日本NTT DoCoMo、美国Com等在内的诸多运营商都获得了IPv6 ISP认证,并积极部署IPv6的商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