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如何摆脱风电“弃风”尴尬?

2013-10-17 13:41来源:中国网关键词:弃风风电投资北京国际风能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17日,通过风能发电,既能提供电力保障,又利于环境保护。但近几年,我国对风电弃而不用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并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此,国家能源局官员日前表态,未来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解决“弃风”问题。

所谓“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使用的现象。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王骏在16日举办的“201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风电的装机量要超过7500万千瓦,发电量将会达到1400亿千瓦时。但是,由于各类电源的规划缺乏统筹的衔接、风电并网运行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弃风限电还是出现了,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

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3》,2012年全国限制风电出力的弃风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比2011年翻了一番,占2012年实际风电全部发电量的20%。其中,“三北”地区尤为严重,蒙东、吉林冬季供暖期限电比例甚至超过了50%。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弃风”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磋商风电投资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导致风电行业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低下。

报告指出,造成风电消纳困难,表面上是风电自身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造成的,但从深层次上,则是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新能源的波动性,做出电力体制和政策机制上的调整所造成的。

对此,王骏表示,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电力系统的改革,实现风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对限电比较严重地区,可能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配额制。“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来基本解决限电的问题。”

王骏说,未来还要完善风电开发管理体系,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布局。随着近几年低风速风机的技术迅速发展,已经使得中国的中部、东部和南方等电力需求较大地区的风电开发形成了非常可观的规模,从而造就了新的增长点。

另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未来还要进一步扩大配制资源的范围,即扩大跨区送电,让风电波动性在更大的电网系统中消纳。

史立山还说,要真正推动风电更大规模的发展,还要理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各种能源品种之间是非常封闭的,电是不可以储存的,但是热是可以储存的,如何协调好供电和供热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风电现在的波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史立山说。

同时,在国内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建议,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要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具有成本低、产品多样化等优势,预计目前为止,我国累计出口到国外的风电机组容量已经达到了100万千瓦。”

石定寰也表示,目前我国风电主要市场在国内,希望风电也能像光伏一样走向世界,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弃风查看更多>风电投资查看更多>北京国际风能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