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主持人:谢谢Steve Sawyer对全球风电发展全面的介绍,使我们认识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如何实现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和问题。所以风电行业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下一位发言人是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主任王仲颖先生,他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研究,参与了我国一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他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为可再生能源建言献策。他今天给我们带来的题目是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有请王仲颖。
王仲颖: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男生们上午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和看法。
我今天选了这么一个题目,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风电产业的质量和健康,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我就想今天跟大家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在这之前,我想说三个小的插曲。一个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走出国门了,我们的研究人员也跟国际的研究机构、大学,我们也进行交流、走访,交换经验。很多的专家和企业家,他们走访了很多国家之后,会有这么一个印象,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最好。但实际上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就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明白,我们那么好的政策,但是怎么就会出现弃风,弃光,而且弃风的比例如此之大。
我经常介绍,拿丹麦距离,丹麦风电的发电量已经占到30%以上,2020年要达到50%。我说人家小小的一个丹麦,400多万人口,地域面积更小了,都能做到,他的电力系统能接纳这么多风电。
当然也有人质疑,说丹麦这个国家太小了,和中国不可比拟。另外一个他靠近挪威,挪威的水电,还有其他临近国家的电力,对他的风电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反过来我就想了,中国的内蒙,风资源那么好,京津塘几千万千瓦的负荷,在我们国家两个区域,为什么就不能合作呢,电力交流、交换怎么那么费劲呢,难道比丹麦和挪威之间电力交换难吗?这是一个。
第二个,今年年初,因为德国的能源转型战略现在在中国炒得很热,在全世界都炒得非常热,包括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就以德国为例,他说德国强占了先机。他的能源转型战略在我们国内大家也很热捧,我本人也非常想理解他的理念。
但是就在今年年初,从不同的渠道我听到,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它的并网有输电的问题,它北部风电非常丰富,南部的负荷又非常高,但是北部的电就输不到南部,有输电的问题。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技术障碍,输电线路不能建。
我当时很困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10月9号的一个晚上,由GIZ牵头低碳领袖的研讨会,请来了德国的专家,包括德国能源监测机构,这个专家就来自能源监测机构。我当时跟他交流,我说德国的输电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存在输电的障碍。跟他一交流我明白了,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他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德国也不例外,土地也是私有的,它不是国家的,不是集体所有的,跟我们有本质的区别。
德国以前的输电线路,你到德国很难看到高架的输电线路,他都走的地下。但是面临2050年能源转型战略,他要再走地下就太昂贵了,他想走地上。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的土地你要想用,我要不答应,你就别想在我这儿建。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每个人都用收集,大家都会感觉到,当时他也跟我举例,收集现在宣传上说收集接电话的时候,电话铃响对你大脑有影响。你高电压的输电线路在我的房顶上,或者我边上架过去,对我的身体健康肯定有影响。
所以真正的民主的国家,他想办点事不如我们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可能更好办。
所以我现在搞明了德国的输电问题,它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不是他遇到了风电发展的技术屏障。这是第二个。
第三,美国人有一个并网联盟,他这个并网联盟专门研究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的并网技术。但是人家是在一个什么平台上做研究呢,他是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电力系统的一个市场机制下进行的,我研究这个并网联盟,就是让你在基础上解决以后,好让你风电赚钱。你国家政策不有了,优先并网,你能赚钱。而且它达到了一定比例的时候,它确确实实出现了技术问题。
我们现在的发展程度,远远没达到这些国家风电发展的比例问题,很多我们的技术问题还没有。但是恰恰我们就用人家研究的技术问题,来制约我们自己的发展。
所以通过这三件事,我就在想,你风电产业的质量与健康,你谈你的发展,说实在的,关键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缺乏一个平台,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想观念转变的平台。
我有一个副标题,成功与否关键看风电。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的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成功与否关键看风电,风电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最具商业化潜力的。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具规模化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技术。
你能源转型了,你得有支撑,风电可以说在我们国家也是发展最好的现在,所以我说成功与否关键看风电。
这张图显示了能源与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是拉动消费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2010年GDP是1978年的7.6倍,能源消费仅是2.55倍。本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番保一番。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能源。
但是化石能源敞口式的消费导致了污染物排放的与日俱增。同时高强度的能源开发,特别是化石能源的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张图就是目前我们国家一个主要地区,部分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分布。江苏、山东、内蒙、河北,看着北京好像不厉害,北京就在河北的包围之中,今年国庆节一共7天的假日,大概有3、4天都在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之中。
这些地区,比如说山东,集聚了大量的煤电厂。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一个是酸雨的问题,80年代,我80年上大学,那时候真是碧蓝碧蓝的天,我因为是北京的,虽然住校周末也回家,84年毕业上班都是骑自行车,没有感觉粉尘,只是到春季刮风的时候有沙尘暴,但是绝对没有像现在这种PM2.5这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现在PM2.5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30多年如一日,几乎没有变化。这个结构没有办法问题倒也不是很大,因为你看这张图,它分别是1978年,1980年,1990年,2011年,但是78年,80年,我们那时候环境很好,虽然是同样的结构,因为总量小,你没用多少煤炭没用多少石油。我们环境的容量的空间在那呢,把它给消化了。现在我们已经消化不了了。
以2012年电力,将近80%的电力是煤电。我说到2050年,中国再没有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费空间了。78、80年那时候天气非常好,78年一个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5.52亿吨瞄准没,煤炭4.08亿吨标准煤。我们2012年24亿吨标准煤。虽然结构30年没变化,为什么现在我们有这么严重的雾霾,这么恶劣的环境。
2050年我们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能源,如果我们还是这种结构的话,全世界人掐也把你掐死了,你别想发展。
所以我就在说,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关键是到底我们有没有这个能源转型的观念。我一直在想给顶层设计出谋划策,但是我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战略?十八大明确提出来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一个是生态环境改善,一个是生态环境保护,我现在生态环境就这样,我保护别再恶化了。
我们再往下走,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别再恶化了,我就控制这个化石能源的消费量,我把量控制住。发展可再生能源,因为经济要发展,我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只能弥补增量那部分。这是一种什么战略呢,就是可再生能源只是一个补充能源。
还有一种,生态环境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消纳污染的容量了,没有空间了,我必须得改善生态环境,我必须回归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那时候的环境,那种蓝天。你这时候的战略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必须得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那就是一个替代能源的战略。
王司长在他的讲话里说,实际上昨天上午我给王司长打电话,我们俩也在探讨,他说什么叫替代,有我就没有你。所以我们说这个弃风弃光,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有我风,有我光,怎么还有你煤呢?所以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中国能源转型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实行生态环境改善的能源战略。
我给大家构想一下未来,总书记说美丽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肯定不是像PM2.5雾霾的情况下。化石能源的消费,能源的消费,你真正所能利用的就是14%左右,86%都浪费了。但是你86%的浪费了,只是把能量浪费了,这个能量所负载的所有的污染都排放了。
对未来,我对典型的国家做了一些比较,就是他们人均用电,商业用电,我们未来到2050年人均用电应该在1万到11000度左右。
198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4.35亿吨,90年7.52亿吨,2012年24.23亿吨,人均一万度电,而且这里面要80%到90%是清洁的电力,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完全取决于清洁化的程度,实际上35到40亿吨就够了。
主要关键看风电,两年前跟IEA提出2050年10亿千瓦的风电装机,从目前来看,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都要进行比较,要平衡的,要达到15到20亿千瓦才能满足需求,发电量在4万亿千瓦时以上。
电力产业的四大定则规律,决定了平衡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无非是三个手段,智能电网,火电调峰,储能,它与电力的四大竞争,是可以密切融合的,你说电无法储存,你就得把它马上用掉最经济。这样它就激励你,我理解什么是智能电网,首先你要智能的去调度发电负荷和用电负荷,使它俩在第一时间里最佳的搭配,激励你创新智能调度的技术。你跟四个定则去对应,总能发现它们对应的地方。
关键在看风电,就是中国的能源转型成功与否。实际上关键还看我们电网,关键还是要看我们下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现在所有的,包括我们中国人,包括全世界都在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下一步改革定调子。我想电力怎么改革,我个人的观点应该分两步。
第一步,发、输、配分离。配电应该市场化。德国有900多家配电公司,他们都生存得非常好,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政府也说能交给市场办的交给市场办,输电这块政府一定要控制。
第二,调度独立。电力调度是最需要公正性的,你绝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调度电力。严格控制和管理输电部门。在欧洲,在德国属于低盈利的机构,我说它应该是非盈利的机构。谢谢各位,耽误了时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家企业,在风电齿轮箱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卓越的技术与优质的产品,南高齿在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中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榜首。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在风电齿轮箱全球细分市场,南高齿占有率已连续11年排名第一,截
东方电气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8.84亿元、同比下降3.0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5%以上。公司在手订单1526.0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公司销售风电机组8976.7MW,同比增长83.63%。风力发电机组产量、销量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呼啸的狂风裹挟着沙尘奔涌而来,一台风电机组却在此刻格外引人注目。近日,全球首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稳稳伫立,将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这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的并网,不仅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在高压技术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成功掌握了“定义权”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01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技术”双委会助推公司发展2024年3月,由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下称兴蓝风电)牵头(湘潭电机、湖南大学)组建的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
日前,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携海上H305-25MW平台和陆上H242-12.5MW平台重磅亮相2024风能展,引发行业瞩目。难能可贵的是,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异常热闹的今年,其并没有步入“功率唯大”发展逻辑中。而是始终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理念,在原有机型上进行迭代升级,稳步
10月16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华锐风电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风电整机产品、组串式储能新品等亮相本次大会。践行使命担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国际风能展是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的全球风电行业盛会
10月16日-18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为主题,汇聚全球风电领域近1000家企业盛装亮相,全面展示风电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作为风电润滑行业的技术创新标杆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00余家,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观众展示了多款明星产品及多项综合智慧能
从2015年中国第一台混塔样机树立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混凝土塔机风电2023年的风电中标数据统计显示,陆上风电采用混凝土塔架的装机容量接近18GW,按公开中标陆上风电统计数据测算,混塔的风电市场占比高达30%,实属出人意料,2023年陆上风电单机平均容量5.5MW的数据测算,其采用混塔的塔架数量已经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国产16MW海上机组主轴轴承挂机,到陆上10MW风电主轴轴承完成装机,再到不久前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机主轴轴承下线。2023年国产风电轴承正在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下实现浴火重生。不可否认的是,在SKF、舍弗勒、铁姆肯等外资轴承龙头占据中国风电轴承领先市场地位的这些年,间接在产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0日,“国之重器”——东方电气18MW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重磅下线,距离其在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展发布18MW直驱、半直驱两大海上风电大兆瓦“拳头”产品尚不足一个月,步伐之迅速令行业瞩目。“海上风电大型化、平价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可靠的基础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