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主持人:各位同仁,各位朋友,本次风电大会本着节约的精神,进行了一些改革。我们大家注意到开幕式的时候,我们取消了专业团队的接触,由我们风电界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我们也取消了欢迎晚宴,我们本着节约,也不失大方来办好大会,中间的茶歇也取消了。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主题演讲。
我们请了国内外风电方面的专家,从技术、政策、市场、管理几个方面,来探讨我们风电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现在有请中国风能协会的秘书长秦海岩先生,来主持下面的主旨演讲,有请。
(秦海岩先生主持)
主持人:尊敬的风电界的朋友们上午好。今年我们的主题是风电产业的质量和健康。我们下一步如何保持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质量是个很重要的议题。我们将有6位发言人,就质量、健康、技术发展方向、全球发展动态,给大家做一个详尽的描述。
第一位发言人是我们一位老朋友,Andrew Garrad,他现在有了新的职务,欧洲风能协会主席,每年他都会就全球风电技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给我们做一个宏观的展望。每次听Andrew Garrad的演讲,我们都会收获很多,对风能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好的畅想。下面有请欧洲风能协会主席Andrew Garrad给我们做主题演讲。
Andrew Garrad:非常感谢。在我演讲之前,我在这里想要说一下,我也非常的自豪,因为在20年前,当时我也是参加了中国的第一个世界风能大会。
主办方要我在15分钟之内讲完相关的技术,这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当然了我没有办法给大家讲所有的技术,所以在这里我也是给大家挑挑重点,讲讲比较有趣的一些技术。所以说这并不是非常全面的对风电的介绍,只不过是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认为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技术是哪些。
首先就是资源,当大家想到技术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电机还有其他的一些装置。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风能行业当中,最好的就是风,因为风是免费的,但是这些风所带来的能量,要必须能够量化。
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现在风作为一个资源,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对它进行量化,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的拿到我们想要的这些经济上的收益。
我们没有办法非常仔细的来分析这张图,但是大致一看,我们就可以看到现在风通过不同的形式,可以给我们提供的资源。
我们从1980年开始,这是风能行业起步的时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风能带来的资源都是在不断的增加的。
我们现在用不同的方法对风能进行测量,包括卫星。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设备已经从非常简单的一些机械设备,变成了很复杂的设备,很多都是跟高科技相关的。我们也要确定我们能够用这些信息,能够使得我们的风能实现最大的利用。
我们同时也需要在各个地区的一些对于风能资源的测量。如果说我们对风进行分析和测量的话,就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一些图片。我在这里没有时间给大家讲每一幅图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想说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在理解风的流动方面,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它在山谷、在海洋、在不同温度当中的流动,这些都是和物理相关的,我们对风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深入了。如果对这个理解更加深入的话,这样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投资以及投资的回报。所以这是我们技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并没有讲到我们的风力涡轮机,风电机组,风对于我们未来的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周的会议也是要讨论在中国有大量的风电基地要建设起来。在欧洲我们总是缺乏上规模的,而且是能够快速发展的这些风电项目。
一方面我觉得这是有一定风险的,另外从工程师的角度,这是非常令我兴奋的。中国风电发展规模和西方的规模相比是非常不同的,可能大家一开始想到的并不是这一点,所以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一张德克萨斯的图片,这是01年和09年风电的状况,我们这个公司也在这里有很多的开发,现在已经有2.5级瓦的装机容量。第一个基地是0.8个级瓦的装机容量,这相当于是一个甘肃省的风电基地,不过它是位于美国而已。
在北欧,我们并没有中国那么大的国土,也没有美国目前那么大的土地面积,因此我们就要走海上风电的路子。我有的时候也问我自己,为什么美国人和中国人不愿意去开展风电。我们的情况是非常清楚,必须要发展风电。我们要在同样的地方,发展出来同样规模的风电,不过是在海上,这就相当于甘肃的风电基地,不过它位于欧洲。
我们还要面对如何和风电厂去打交道,比如说我们发了电之后,要把电输送到电网上。但是我们现在所看的规模,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我们以前的想像。我们开始真正去建风电厂,这个风电厂要以一种工程开发的角度去建大型的风电厂。我们知道工程和你的管理是同样重要的,你为什么要去开发,为什么要这么做,都是不一样的。
以前我们是集中化的电站,现在是要分散型的电站,然后再去输电,这和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做的项目也是很大的一个电厂,我也希望我们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这类型的项目。
这是规模。在这里大型的风电厂在欧洲,包括陆上和海上,它们满足了基本上欧洲所有的电力需求。这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今后将要实现的一个规模。
人们在谈到风电资源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有风还不够,你有没有空间,这个还很重要,不光取决于你的风电资源有多少。
中国的长城你可以在太空中看到,但是太空中也可以看到我们的风电厂。这是一个海上风电厂,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风是从左向右吹,可以看到风电厂的卫星成像图,风电厂的位置。但是令人感到恐惧的,它可能要承受40到60公里的风速,所以说风速尽管很高,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也很大。从气象上和电子上面,我们都要在相应的设计。
再看一下风机,我们看到每一年风机的能力,发展的状况,大家可以看到,从全球范围来讲,风机的容量仍然在不断的增加,我新很多工程师都在做研究,使这些风机能够有更好的质量,而不是只是有更大的装机容量。
我们在有一些地方,我们看到一些新的原因,要针对某些地区他们的风速比较低,因此要开发低速风机。在这儿我们看到风机的能力,还有部署这些项目装机容量的变化。我们看到他们集中到1.5到3兆瓦这样的时间。
这是我们轮毂的高度,我没有在这里显示每个生产商的名字。每个柱状代表一个类型的风机。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轮毂高度从50上升到140米,140米也是非常高的。博尔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他也要几秒钟跑到140米。140米高,你想在这个高度收集风能,因此它对于单机来说要求也更高了。
对于这张幻灯片来说,我们是有三级的,还有二级的IEEC,我们之前也有IEEA的标准,但是我在这里要比较小心,这些标准它们代表的就是一级是最高级,三级是最低级,这些级别它们是在北欧得到充分的应用,无论瑞典还是德国,但是在巴西、中国还没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设计的风机适用于比较低的风速状况。
在这张幻灯片上出现了新的级别的风机,它们并不符合IEEC以前的划分,它是新的风格,如果是低速风的话,你就可以使三类级别的风机。比如像巴西,它们的转子都要比大家所使用的更大一些。
我们看到了有了更大的转变,这些套管等等都要有相应的改变,这是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另外还有很多风机是现场组装的,有很多的部件是用到现场,在现场组装。因为去把这些组件运到现场,物流工作也非常重要。还要建水泥塔架,可能在今后物流要比设计更为重要,因为要把这些组件进行运输。
我没有时间做全面的回顾了,在这里我觉得在传动性方面出现的变化最有意思,它也是风机的控制系统。在中国我们看到中国在供应材料用于永磁发电机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这个行业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就是要从传统的发电机过渡到永磁发电机,这实际上也是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变化。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从PMG又有一种回归的趋势,要回归到更为传统的双会感应式发电机(音),可能这是由于供应所驱动的,可能由于机器的稳定性,可靠性,还有总的效率以及成本决定的。
我们仍然在进行大规模的讨论,还有高速、中速和低速的发电机,我想最终这个行业肯定会达成一个共识。
最近我们还看到有一些液压技术,在这里也是有展览的。它们用于大型的风机,我们会看到像三菱也对于这个技术在进行研究。即使是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仍然要做出一些选择,在这些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我觉得没有达成共识,就意味着我们还是要走很长的路,来实现最优状况,要进一步改善成本,可能它是一个成熟或者说不成熟的标志,对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还需要在这些关键领域进行更多的讨论。其中一个不用讨论的,就是测试。现在我们做的测试还不够,因此我们需要在测试方面做得更全面。如果说我们对于中国风电行业的一个建议,可能就是测试,但是我们做得非常好的一件事,就是能建很大的机器,而且建得很快。但是同时你必须也要能够去确保这个机器是有很好了质量,测试就非常重要。
在海上风电方面,欧洲是做得非常早,也非常重要,美国和中国都已经开始起步了。我们现在开始做的,就是要开发大型的海上风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的最底下有一个人站在那,可以看到这个机器有多大。实际上这也说明了我们所应有的科技规模。
这是在北海的一张照片,我也希望让大家了解到,我们在运用不同的组件方面进行的一场斗争吧。我们看到风速更高,我们风电设备的成本也因此更高。在欧洲这些确实令人非常的兴奋,我们在开发一个和陆上风电不同的新的行业。对于陆上风电行业来说,成本,物流,人才,到海上就是新的东西。
这是一张复杂的幻灯片,这是一个特别的题目,就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在所有风机内部,控制系统重要性,它相当于风机的神经中枢。这里其实就是指的计算机,它要去测试、监测风机,指挥风机。我们看到现在控制系统已经有很大的规模,它肯定会在今后进一步影响技术的发展,成本的下降。所以良好的控制系统可以减少疲劳符合可以降低20%,也可以减少风机成本下降5%左右。这是让我们了解控制系统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看到有很多的海上风电的地基也是不同的,5年以前,如果别人问我浮动式的风机,我说这是挺好玩的,可以当作兴趣。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它已经真正实现了,令我感到非常惊讶。从工程的角度来讲也令我非常兴奋。
它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前景是一个浮动式的海上风电平台,背景是福岛核电站。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大力发展浮动式海上风电,是因为日本它的土地空间是非常小的,海洋是非常深的。如果说你要做大规模项目的话,可能需要做这样的项目,这种海上浮动式的项目。在今后日本海域当中,会有更多的浮动式的风机。我觉得这也是令人非常兴奋的,它是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现在它可能和我们传统技术看起来非常相似,可能有时候你都看不出它是浮动的,但是浮动实际上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可能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动的风电厂。
能源所涉及到的政治问题,可再生能源涉及到的政治因素尤其多。我们之前听到过很多风电站能源结构当中的比例,在中国,在欧洲,我在今天下午代表WEA会有一个发言。风电或者是可再生能源,实际上政治政策一变化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脆弱。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在左边是不同的市场,他们的增长都不错。但是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变化,情况就不稳定了。这就是经济的下行,它本身和风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导致了市场上面的不同的发展模式,这就使我们的风电行业面临困难。
这是12年新增装机容量,我们还没有13年的数据。这里值得关注的,美国新增装机容量和中国的新装机容量的份额,还有巴西也进入到这个饼图当中。
我们对于传动器还有配制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控制系统最为重要,海上风电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浮动式海上风电也已经出现,可以看到我们所做的工程有了多大的规模,我们有了很大的发展。坏消息你要消纳这些新增的装机容量,就必须要有电网,要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电网。但是这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现在最为艰巨的一个任务。解决它才能实现行业的发展。
在欧洲,也是全球各地,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框架发展这个行业。非常感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家企业,在风电齿轮箱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卓越的技术与优质的产品,南高齿在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中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榜首。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在风电齿轮箱全球细分市场,南高齿占有率已连续11年排名第一,截
东方电气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96.95亿元、同比增长14.86%,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8.84亿元、同比下降3.0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5%以上。公司在手订单1526.0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公司销售风电机组8976.7MW,同比增长83.63%。风力发电机组产量、销量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呼啸的狂风裹挟着沙尘奔涌而来,一台风电机组却在此刻格外引人注目。近日,全球首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稳稳伫立,将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电。这台1800V高压风电机组的并网,不仅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在高压技术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更是成功掌握了“定义权”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4月28日,西班牙发生大面积停电,数百万人停电近24小时,在停电前一周,西班牙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涌和停电。频发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电网稳定性的担忧。此次停电发生后,西班牙电力供应在短时间内暴跌至不足5GW,而储能仅能调节约0.3%的负荷,无法承担平衡电力系统、稳定频率和提供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文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其中风电5.36亿千瓦,光伏发电9.4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14.51亿千瓦)。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
01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技术”双委会助推公司发展2024年3月,由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下称兴蓝风电)牵头(湘潭电机、湖南大学)组建的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
日前,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携海上H305-25MW平台和陆上H242-12.5MW平台重磅亮相2024风能展,引发行业瞩目。难能可贵的是,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异常热闹的今年,其并没有步入“功率唯大”发展逻辑中。而是始终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理念,在原有机型上进行迭代升级,稳步
10月16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华锐风电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风电整机产品、组串式储能新品等亮相本次大会。践行使命担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国际风能展是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的全球风电行业盛会
10月16日-18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为主题,汇聚全球风电领域近1000家企业盛装亮相,全面展示风电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作为风电润滑行业的技术创新标杆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00余家,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观众展示了多款明星产品及多项综合智慧能
从2015年中国第一台混塔样机树立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混凝土塔机风电2023年的风电中标数据统计显示,陆上风电采用混凝土塔架的装机容量接近18GW,按公开中标陆上风电统计数据测算,混塔的风电市场占比高达30%,实属出人意料,2023年陆上风电单机平均容量5.5MW的数据测算,其采用混塔的塔架数量已经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国产16MW海上机组主轴轴承挂机,到陆上10MW风电主轴轴承完成装机,再到不久前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机主轴轴承下线。2023年国产风电轴承正在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下实现浴火重生。不可否认的是,在SKF、舍弗勒、铁姆肯等外资轴承龙头占据中国风电轴承领先市场地位的这些年,间接在产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0日,“国之重器”——东方电气18MW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重磅下线,距离其在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展发布18MW直驱、半直驱两大海上风电大兆瓦“拳头”产品尚不足一个月,步伐之迅速令行业瞩目。“海上风电大型化、平价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可靠的基础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