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现在如果说这个材料发生了白点蚀损伤之后,再去做酸蚀以后他们发生一个问题,像右下角这个图,一个绿色的虚线是取的一块切片进行酸蚀,结果是左下角这个图是光华白色,粗糙黑色的图,这个结果是我们可以看到上面两个图的材料有一个区域和其他的周围区域明显不一样,在光学显微镜下左下角是白色的,右上角是灰色的,不一样的,这个区域和其他的不一样的一条我们叫做白点式区域,这个区域右下角是一个切片,一部分取到原来的区域的,一部分是原来的组织材料,放大以后的结果是左下角的图。你可以看到白点蚀的区域酸蚀之后依然是一个镜面反射。然后右边是一个正常材料的漫反射,也就是说这个轴承发生了一个白点蚀以后他的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你酸蚀的话不成功。你看起来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所以这个图里面就是白的,这个是白点蚀的名字的由来。
这个白点蚀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的话其实整个轴承行业全球范围来说风电行业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各家也提出了各自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2011年美国新能源实验室论坛上各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综合来看的话是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认为是一个氢脆,什么意思?他的氢元素从润滑油里边吸出来渗透到材料里面去。我们知道氢元素有一个脆化的作为,含氢元素当了就容易脆化。要不然就剥落,要不然就断裂。还有人说了这种损伤行业在其他的行业不常见,只有在风电行业常见,很有可能和工况有关。风电的工况非常热烈,风电的工况的齿轮箱动态变化非常多,不稳定。这种理论认为动态的工况使得尤其在极限工况下轴承的材料有局部可能造成了塑性变应。不断的进行继续运行之后把这个碳原子融入到了组织材料里面去,碳原子溶解进去以后这个组织材料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就是说他出现了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是白点蚀区域。那么怎么样理解这句话,就是说这个碳原子为什么溶解到材料里面去了,本来是游离的。像喝咖啡一饮,你喝咖啡的时候,如果是冷咖啡,可能不太容易溶解,如果把咖啡加热一下,给它一种能量,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和转变以后,咖啡溶解进去了,这个时候咖啡充当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我发生了塑性变形,我们知道这其实也是有能量的转移和变化的。有了这种能量的转移和变化,在不断的动态工况的持续下,这个碳原子也就溶解到材料里面去了。你们看右下角这个图,这是放大了一百塔米,0.1微米的图,放大了很多很多倍了,是经常做镜像分析的人一看就知道,右下角这个图分两块,上面是非常的致命,下面是感觉到坑坑洼洼的,上面是镜面反射,下面是正常材料的区域,被酸蚀之后正常的现象。经常做镜像分析的人一看就知道下面的区域是比较亮的那部分是游离的碳原子,这些人经常做分析的人可以知道。可以看到上面的白点蚀区域没有这些,基本上是没有游离碳原子的,证明了游离的碳原子是溶解进去了,没有一个游离状态的碳原子,断裂是发生什么状态呢,什么位置?左上角那个图,左边是白点蚀区域,右边是原来的材料结构,断裂在两种材料的边界值,因为两种材料的性质不一样,性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是最容易发生断裂的。
那么各家有不同的理论,对于题目来说的话我们是做了很多的分析,也发表了很多的论文。那么基本上我们是赞成第二种观点,我们不认为氢脆的原因,我们更认为是工况原因造成的现象。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证据看右下角这个图的白点蚀区域和下面的区域是界限非常明显,感觉边是非常的尖锐,白点蚀区域是白点蚀区域,正常区域是正常区域,感觉是一刀切,没有一个过渡的区域,如果是氢脆的话,氢元素吸处理,渗透到钢材材料的话,按理来说是有一个浓度的阶梯,不可能说画一条线,这边氢元素浓度很高,那边一点儿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一般的氢元素溶解进去的话,是有一个浓度梯度的这样的话一般来说不太会容易形成这样一个非常尖锐的一个边缘。所以的话这是我们认为这种白点蚀最主要是由于工况行业的大工况造成的。
发生损害和频率有关。高速轴和高速中间轴的频率最快,也就意味着他是最容易发生这个问题的,从我们接触的情况来看,国外已经各大主要的齿轮箱制造商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们现在在积极的采取措施,国内的话我们看到的比较少,但是也有目前的话我们国内最大的齿轮制造商的话也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包括像GE这种比较大的公司的话,很多已经开始强制要求你轴承供应商的采取这些措施。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各家也有不同的方法,因为理论不同。我们的方法是第一尽可能的减少周期的游离,尽可能的减少,增大承载区。另外最主要的是采用生态钢的钢材,生态钢对裂纹的延展有阻碍作用的。第三个是成本比较高,所以说最现实的是采用渗碳钢。欧洲的话目前各种方案方法都在尝试,用碳的,也有发黑的,发黑的成本比较低,但是缺点是发黑容易磨损。我们做过测试,转的快,高速轴的话磨两三个小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很多位置已经磨掉了,只能说保护一时,不可能长时间的保护轴承,所以像很多的国外的风机制造商的话,对齿轮商的高速轴,高速中间轴的话很多要求用生碳这样子,已经逐渐重视了,包括国外的厂商也开始慢慢重视这个问题。
时间的关系我给大家介绍得比较简短,三个内容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讲两三个小时,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任何的轴承问题,我这里有联系方法,大家可以跟我联系,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宣安光:谢谢陆经理。今天的传统技术的交流就到这里为止。大家明年相同的时间和地点,再见,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3日,中广核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三山岛五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域,西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青洲场址34公里,东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帆石场址2公里,场址中心距离陆岸77公里,场址面积53k㎡,水深45-48m。三山岛六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
近日,“第五届(2025)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年会暨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发布会”在安徽池州圆满举行。金风慧能电气团队负责人杨长梓发表《风力发电机组智慧运维服务探索及应用》主题演讲。杨长梓指出,随着风电机组走向沙戈荒、远海等复杂环境,运维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金风慧能智慧运
在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湖南通道县,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机伫立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与群山间错落有致的侗族古村落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千日无故障“机王”的诞生地——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便坐落于此。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了14台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中广核嵊泗于2025年5月22日与上海电气风电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51亿元。此次采购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根据公告,合同价格由基本价格5.96亿元和可选备件及安装技术支持的预期成本5521万元组成。合同的付款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中广核湖北公安县潺陵100MW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重新招标)中标结果公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三峡能源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100MW风电场E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中标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价格:186,292,906.88元,折合单价约1863元/KW。招标公告显示,该风电场位于贵州省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近日,中国电建华东院所属华东新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安徽亳州顺利实现样机安装、调试与并网,标志着华东院格构塔产品研制落地取得了里程碑进展,为大兆瓦机组高塔架时代提供新思路。此次并网的格构塔样机,轮毂高度150米,搭载单机容量5.6兆瓦、叶轮直径
5月21日,《中广核新能源浙江嵊泗7#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国电建华东院与中交三航局的联合体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420,591,732.00元。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小洋山岛北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为252MW,拟安装18台14MW风电机组,配
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国际标准涵盖发电机设计及验证方法、运行维护指导、安全及绿色设计等内容,为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机设计提供基本要求和指导。该国际标准的立项恰逢中国风电产业出海的关
01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技术”双委会助推公司发展2024年3月,由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下称兴蓝风电)牵头(湘潭电机、湖南大学)组建的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
日前,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携海上H305-25MW平台和陆上H242-12.5MW平台重磅亮相2024风能展,引发行业瞩目。难能可贵的是,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异常热闹的今年,其并没有步入“功率唯大”发展逻辑中。而是始终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理念,在原有机型上进行迭代升级,稳步
10月16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华锐风电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风电整机产品、组串式储能新品等亮相本次大会。践行使命担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国际风能展是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的全球风电行业盛会
10月16日-18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为主题,汇聚全球风电领域近1000家企业盛装亮相,全面展示风电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作为风电润滑行业的技术创新标杆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00余家,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观众展示了多款明星产品及多项综合智慧能
从2015年中国第一台混塔样机树立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混凝土塔机风电2023年的风电中标数据统计显示,陆上风电采用混凝土塔架的装机容量接近18GW,按公开中标陆上风电统计数据测算,混塔的风电市场占比高达30%,实属出人意料,2023年陆上风电单机平均容量5.5MW的数据测算,其采用混塔的塔架数量已经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国产16MW海上机组主轴轴承挂机,到陆上10MW风电主轴轴承完成装机,再到不久前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机主轴轴承下线。2023年国产风电轴承正在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下实现浴火重生。不可否认的是,在SKF、舍弗勒、铁姆肯等外资轴承龙头占据中国风电轴承领先市场地位的这些年,间接在产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0日,“国之重器”——东方电气18MW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重磅下线,距离其在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展发布18MW直驱、半直驱两大海上风电大兆瓦“拳头”产品尚不足一个月,步伐之迅速令行业瞩目。“海上风电大型化、平价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可靠的基础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近日,天合光能重磅发布沙戈荒大基地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全球产品、战略与市场负责人张映斌博士介绍到,由i-TOPConUltra组件和天合跟踪系统组成的产品解决方案,立足于电力市场化需求,重构光伏电站设计及投资回报逻辑,以极致度电成本、抗风沙高可靠和高效运维产品,助力光伏发电“增量”又
12月29日,中车株洲所面向“沙戈荒”大基地推出的最新旗舰机型——8MW+风力发电机组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成功吊装,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筑牢“大国重器、产业引擎”之根基。极致追求设备可靠性能,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8MW+平台化风电机组是中车株洲所全新打造的具有高环境适应性的旗舰产
东北黑土地,见证了中国风电一大里程碑时刻。近日,在吉林通榆,三一重能7.XMW平台首台风电机组成功完成吊装。三一重能率先将7.XMW陆上风机商业化应用,创下全球陆上最大商业化风机新纪录。该风场总容量100MW,全部采用三一重能7.XMW平台风电机组,将成为全球首个单机7.XMW风机批量商业化陆上风场。靠
英格索兰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压缩空气系统,以工业智慧助客户业务一臂之力。近期,英格索兰空压机新品系列RM30-45ie发布,以可靠高效的设计,实现主机核心的升级,搭载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英格索兰RM30-45ie微油螺杆式压缩空气系统相比现有机型气量最
其中,10月20日中东南部风电发展论坛隆重召开。恩福(中国)技术支持科长王鹏出席会议并演讲。
川源的磁悬浮鼓风机采用高效高速永磁电机及控制技术、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技术、高效三元流叶轮等关键技术,取消接触轴承、变速系统、润滑系统、联轴节等部件,永磁偏置磁悬浮轴承系统通过永磁场和电磁场将转子系悬浮支撑,启动及停车时,转子处于悬浮状态,全运行周期内,轴承和轴径间无物理性接触,完全无摩擦,最大化的提高整机效率。
中海油新能源二连浩特风电有限公司“MW级先进飞轮储能专项研究”项目,获1974万元资金支持,主要研究突破大储能量飞轮转子设计、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设计、高效率大容量变流器及其充放电控制、高可靠大承载低功耗磁轴承系统、飞轮储能磁-电-热-机多子系统集成、飞轮储能阵列协调控制以及对电网短时高频
高性能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关键电源保障、电力领域微电网、新能源配套、辅助调频;电能质量电力动态增容;能量回收领域可以在轨道交通进行再生能量回收,在油田系统进行能量回收;国防领域等方面。----沈阳微控新能源市场技术支持部产品经理王智勇11月28日由中国长江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装备
高性能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关键电源保障、电力领域微电网、新能源配套、辅助调频;电能质量电力动态增容;能量回收领域可以在轨道交通进行再生能量回收,在油田系统进行能量回收;国防领域等方面。----沈阳微控新能源市场技术支持部产品经理王智勇11月28日由中国长江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装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