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技术正文

“风电场运维专业教育协作平台”项目经验总结

2013-10-18 15:0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场风电项目北京国际风能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老师和培训师不仅要学会在技术上增加操作,完成项目,更重要组织学生来完成项目。

6家核心院校已经设置了风电场运行维护的试点班,检查教学方案。

我们组织国内研修和国外培训是相互匹配运行的,希望国内培训能为国际考察奠定经验,共同

来服务培训师和专业教师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新加坡和台湾的教学工厂,就是在做中学的方式。到新加坡和台湾,因为大家语言没有障碍,大家沟通比较顺畅。经过几次培训之后,老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院校的教学设备,是受到应用普通本科大学教学装备的影响,是以知识系统化传输为目标,而不是以应用能力培养来考虑。所以我们教学装备综合性训练装备明显不足。

这是一套德国按照系统化培训专业人员制的培训装备。它是如何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知识学习同时进行简单任务的演练,到系统化的能力培养是怎么发展的。

我们这个策略不足之处表现在,企业的代表参加培训师培训活动,代表比例不够。合作院校的老师派出,每次派出的老师不大一样,所以系统化的教师培训并不能保证连贯性。

学校的教学改革还存在问题,老师的教学自主权不够,虽然老师准备采用一些项目化教学,基于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但是因为学时的划分,教学教室的划分,造成学生难以持续的完成一个项目。

现在经过多次考察,德国也发现,中国风电场的运行维护、检修、故障排除工作,在大多数工作下,还是由制造企业来完成的。因为我们风电场都比较新,还没有过质保期,所以风电企业来进行。所以现在与风电制造企业合作。我们开发都是大型的国企,他们重学历更超过重能力,学生主要通过当地的人事代理制度,就是劳务派遣制度来完成,这些就影响了高能力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老师培训还需要比较系统化的专业技术装备。

我们一年半左右的合作关系,我们有14所院校参加合作,有30家企业参加合作比较稳定,有40多个教师和培训师能够独立进行风电专业的活动,并且组织教学活动。

这是我们12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大纲。我们以后可以再讨论。十几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推学习领域的课程,这可能对我们这个论坛不是很适合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合作院校高职高专为主,有两家中专院校。今天我们一个培训课程要进行,就是系统化培训,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的排除。将来我们还会对课程怎么来设计,老师组织教学来进行研讨。

在管理上来讲,到今年11月份,可能会进行一次能力与导向的评价,再教育活动,以风电为例,主要是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明年初,组织一次风电专业课程的实施与一体化系统开发,是与德国公司一起来影响。

我们需要更多的企业来参加这个平台的活动,无论提供设备,教学装备,或者安排老师到企业来参加培训,企业里的培训师可以和老师合作起来编制一些教学方案,考评标准,督导教学是不是按照实践导向来组织设计的过程。企业可以从中获得,不仅会做更重要会教,会评价后备人才的发展。企业可以从学校里面发现更合适的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员。经验交流不仅是国际的,更主要是跨越学校和学校,跨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是最可贵的。谢谢大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北京国际风能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