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大唐宝鸡热电厂投产4年回望

2013-11-12 13:54来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关键词:热电厂大唐热电联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秦岭竞秀,渭水飞歌。2009年8月,正值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电力结构调整政策出台不久,在“炎帝故里、青铜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东部,在渭河与千河交汇之地,两台33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拔地而起,开始承担起“点亮三秦,温暖陈仓”的神圣使命。自此,作为陕西省电力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大唐宝鸡热电厂,开始正式迈入生产经营轨道,为区域发展贡献着中国大唐人的一份光和热。

4年来,面对电煤供需矛盾等一个个难题,勤劳务实的大唐宝热人以睿智的思考、辛勤的汗水、百折不挠的精神,准确研判市场形势,埋头扎实苦干,勇担社会责任,在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下劈波斩浪,于2012年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如今,在千河沿岸,一个青春的宝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用不懈的追求书写着电力报国情怀和企业发展传奇。

踏平坎坷勇创业

宝鸡热电厂是时代的车轮、改革的浪潮催生下的一支电力新军,回顾其建设与发展历史,是一部写满了奋斗与艰辛、智慧与汗水、荣誉与骄傲的精彩诗篇。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延安发电厂,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跋涉,这座为延安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红色电厂已功成名退,于1999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自谋生计、苦苦支撑着“空壳”企业的同时,延电人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积极“走出去”,试图在黄陵、子长等地发展新项目、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05年初,经大唐陕西发电公司决定,由延安发电厂负责宝鸡热电项目的研发工作。多年的努力终于拨云见日,延电人看到了发展的前景。

然而,前期核准工作却是种种艰难险阻和“高门槛”并存的苦差事。2006年,首先遇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对项目审批标准的提高、对项目环境评估文件审查异常严格等诸多困难,项目因此被“搁浅”1年之久。挫折之下,陕西发电公司迅速研究对策,召集前期工作人员认真分析各项环保报告,查找问题,逐项逐条修改完善;与市委、市政府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争取从政府方面获得支持;项目前期人员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奔忙在审核、批复、验收的各条战线上,铁道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每一处都留下了宝热人辗转奔波的身影;而项目驻地人员,夜宿简陋的民宅,白天奔波在荒草没膝的千河沿岸,夏夜里蚊叮虫咬,冬日里寒风刺骨,面对这一切他们咬牙坚持着……2007年,几经坎坷,宝热项目取得“路条”。2009年1月,历经3年的艰苦前期准备,宝鸡热电项目——两台330兆瓦供热燃煤机组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

建设之初的宝鸡热电厂,汇聚了来自大唐陕西公司10家企业的精英600多人,形成了“十方汇聚,英才济济”的企业格局。“进了宝热门,就是一家人”,在夜以继日的奋战中,广大宝热人同心协力、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共同见证宝热诞生的历史。为确保工程按期投产,工程建设起步阶段,该厂在牢树“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即着眼于工程整体推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严密制订了各个重大节点的推进工期,将工程所涉及各个专业、设备、外围及不可预见因素统筹考虑,重点抓住制约基建现场的几大瓶颈:抓图纸。派专人扎点驻守设计院,紧盯图纸进度,确保设计方案的及时到位;抓招标。积极进行设备招投标,尽快落实各种设备;抓摧交。组织十几个人成立专门的设备催交队伍,与施工现场紧密衔接,环环紧扣,确保设备及时到场。同时,做好进度控制,将任务细化到天,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制定冬季、雨季、汛期等季节性施工措施;在设备安装高峰期开展“大干90天,决战‘双投’”活动,激发全员建设热情,确保了每个节点的如期实现。

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2009年8月11日,两台机组相继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创造了集团公司系统30万千瓦等级新建工程14.6个月的最短工期,并为集团公司装机突破9000万千瓦和装机规模“翻两番”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此,在千河之岸,两台新建机组在勇敢的大唐人“带领”下,绽放着火热而独特的光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厂查看更多>大唐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