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发电信息化评论正文

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中西方大对比:我国亟须保障

2013-12-02 10:44来源:人民邮电报 王召伟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力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和组织已认识到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初步制定出一些基础设施领域涉及网络安全的制度和规范,但是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仍缺乏体系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立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外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国现有网络安全立法的缺陷和不足,抓紧建立我国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对我国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作出界定和规范,为我国进一步保护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打击非法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行为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研发,提升国内基础设施领域网络设备的升级、更新速度,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起步较晚,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还停留在比较低级和落后的状态,存在众多的缺陷和漏洞,极易被犯罪分子、黑客和境外敌对势力掌握和利用。因此,我们要对一些重要和关键的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设备和技术进行全面的更新和升级,特别是要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支持国内企业基于自主设计和制造的网络控制设备和系统,加快国产网络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逐步实现对国外产品的替代。此外,我国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指导与培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对一些重要基础设施领域网络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减少和避免一些人为的失误。

——尽快建立基础设施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抓紧制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风险分级规范。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涉及部门多,影响范围广,共享网络安全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网络攻击。建议借鉴美国、欧盟等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有效的基础设施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信息共享的条件,确定信息共享步骤,建立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此外,由于基础设施数量众多,其重要性和潜在的破坏力也不同,有必要划分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风险等级并对其进行分级管理。抓紧制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风险分级规范,根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一旦出现问题之后的影响范围以及网络攻击的可能性等因素,界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风险等级的量化标准,分级别制定相关的管理要求。

——加强相关组织机构、部门的统一协调与配合,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应对预案。

网络攻击的重要特点就是迅速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网络攻击所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往往是在短时间内造成的,特别是一些严重的网络攻击常常会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目前,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还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所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一直是以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自我处理为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机构。我国在应对和处理基础设施网络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时,时常是被动、后发的,缺乏主动和预防性的措施。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国内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我国应加强相关组织机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统一应对国内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应加强对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国内外常见网络安全问题的特点与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化被动为主动,打赢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安全战”,切实保护好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网络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技术查看更多>电力信息安全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