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报道正文

2013年网络安全形势:暴风雨愈来愈猛烈

2013-12-12 09:21来源:人民邮电报关键词:域名安全DDoS攻击网络信息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针对应用层的DDoS攻击事件上升趋势明显。华为云安全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针对HTTP应用的DDoS攻击已经占到攻击总量的89.11%。在中国各地区,北京、上海、深圳的DDoS攻击事件最多,占全国总量的81.42%。数据中心一直是DDoS攻击的重灾区。在数据中心,排名前三的被攻击业务分别为电子商务、在线游戏、DNS服务。尤其是针对DNS服务的攻击影响面最广,对互联网基础架构所造成的威胁也最严重。而在WEB攻击的主要目标中,排名前三的被攻击业务分别为电子商务、网页游戏、在线金融业务。针对数据中心的网络层DDoS攻击则直接威胁到网络基础设施(如防火墙、IPS、负载均衡设备),而应用层DDoS攻击则威胁着在线业务。频繁的DDoS攻击导致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增高,而带宽的可用性降低则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甚至流失。

DDoS攻击呈现新趋势。今年3月份针对国际公司Spamhaus的300G超大流量的DDoS攻击,攻击者主要采取的手法就是DNS放大攻击,也叫反射攻击技术(DrDoS),这种攻击技术的特点就是利用互联网上开放的DNS递归服务器作为攻击源,利用“反弹”手法攻击目标机器。在DNS反射攻击手法中,假设DNS请求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约为40字节,而响应报文数据部分的长度可能会达到4000字节,这意味着利用此手法能够产生约100倍的放大效应。由于这种攻击模式成本低、效果好、追踪溯源困难,而且由于脆弱的DNS体系具有开放式特点,难以彻底杜绝。

域名安全涉及的是政治与金钱

政治动机、经济犯罪、恶意竞争依然是黑客发起DDoS攻击的主要目的。由于帮助电子邮箱服务供应商过滤垃圾电子邮件和不受欢迎内容,Spamhaus的行为招致黑客的报复性攻击,他们攻击了Spamhaus的域名系统(DNS)服务器。据悉,此次攻击事件的嫌疑人、荷兰黑客斯文˙奥拉夫˙坎普赫伊斯已经被逮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称,8月25日凌晨,国家域名解析节点受到拒绝服务攻击,导致部分网站访问缓慢或中断。这是.CN域名近些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网络攻击事件,攻击流量远超历史峰值,可能是有组织网络攻击行为。安全公司Prevendra的CEO伯盖斯称,此次中国互联网攻击的肇事者“可能来自中国国内的犯罪集团”。9月24号,CNNIC和工信部揪出了本次攻击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名来自山东青岛的黑客。据调查发现,该黑客本意是要攻击一个游戏私服网站,使其瘫痪,后来他为了更快达到这个目的,直接对.CN的根域名服务器进行了DDoS攻击,发出的攻击流量堵塞了.CN根服务器的出口带宽,致使.CN根域名服务器的解析故障,使得大规模的.CN域名无法正常访问。

敲诈勒索催生黑色产业链。自国内的互联网事业兴起以来,国内有一些常年进行DDoS攻击的组织或个人,胁迫某些“私服”游戏的运营团队并收取“保护费”,如果不合作便采取DDoS暴力攻击,使其无法正常运营。而这些“私服”的运营团队本身业务就涉及侵权,所以他们在遇到DDoS威胁时绝不敢报警或维权,往往被迫接受。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这些网络中的恶意胁迫越来越肆无忌惮,这些从事DDoS攻击商业行为的组织或个人也演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网络黑帮”,各式黑色产业链也层出不穷。由于当今互联网上DDoS攻击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雇主可以购买DDoS攻击服务,攻击可指定时间、指定流量、指定攻击效果。总的来说,同行业间的恶意竞争是导致DDoS攻击愈演愈烈的最大原因,同时被攻击后定位攻击者所花费的成本较高也是这类事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域名安全查看更多>DDoS攻击查看更多>网络信息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