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大陆IC业为何频现“一代拳王” 如何避免

2013-12-12 09:25来源:智慧产品圈 作者:蔡锦江关键词:ICSOCIC设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强技术和人才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要摆脱大陆IC设计公司面临的“一代拳王”困境,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其中加大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关键。业内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旦某个产品与公司成功,就有很多公司的员工带着前公司的知识产权来创业,而且很快就推出产品,这样草草出来产品后就开始打价格战来分散市场的份额,带来前公司的利润与营业额下滑。另外,各地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推动了创业的氛围,分出来很多的创业团队,因为没有很好的技术市场积累,只能照抄前公司的产品与市场,这样就弱化了前公司成长的基础。据我所知就有一家新创的公司直接拿了前公司的设计图来设计生产,且获得了政府的扶持资金的事情。

此外,还需要改善人才困境。国内很多微电子大学的学生对于新工艺根本没有实习的机会,大学也没有很好的工艺实现的经验,所以很多学生只能毕业后重新开始培训,这样对公司的技术人才储备形成了瓶颈。而且国内重技术、轻工艺的培训体系也导致了很多的公司在技术推进过程中缺乏工艺人才,特别是新工艺人才几乎没有,限制了公司的成长动力。

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与国内国营市场的腐败,也限制了IC设计公司的技术市场方向以及成长壮大的机遇。曾经广电的地面国标与CMMB有30多家公司在开发,且也付出了开发专利费,但是最后几乎全部失败;还有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的产品也有一些问题……这些案例让国内IC设计企业没有信心在这些领域加强投资,甚至传出谁跟国标谁死的口号。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让一些IC企业拿了国家的补贴,用到市场上去打价格战,最后用国家的手杀了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也让国内中小IC企业生活在国家补贴的惶恐中:申请补贴,会花费巨大的精力在这上边,而且国家补贴最高60%还得用于打点;不争取补贴,又怕拿到补贴的竞争对手用补贴来杀价格战。

从应用出发实现协同创新

国内半导体市场中通信、消费电子等传统市场面临新需求,物联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热点市场也不断升温,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及挑战。大陆IC设计企业想要抓住机遇、拓展自己的成长空间,需要突破以前的IC跟随式的发展模式,从系统应用出发,积极参与到国内新系统的创新规划过程中去。像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定义,不仅是通讯技术,这样需要我们IC企业与物联网系统应用规划公司一起来合作定义系统,一起来定义IC规格,为新物联网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讯性能。IC企业要从国内应用出发,与国内中大型的系统厂商一起来规划定制IC,让国内中大型的系统厂商的应用技术积累,作为IC设计企业的时间门槛,进行小步积累式发展,共享国内系统企业30年来的系统应用创新。

国内IC设计企业还需要开创新领域的应用开发,比如智慧家庭。这是一个比手机大5~10倍的市场,且是文化区格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中国有优势,中国企业有机会。在移动智能已经创造的技术积累上进行开发,不仅可以推动智能能源、智慧灯具、智慧家电、智慧安防、视频通讯等领域的大力发展,而且能与国内的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内容(教育、医疗保健、家庭运动游戏、音视频)等一起来发展我们的产品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