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牛克洪:煤炭智库研究应从实体出发

2013-12-16 08:53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工业能源智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问题:组织服务欠缺市场化

煤炭智库类型虽然覆盖面广,参与的项目也不少,但其提出的方案却鲜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直接影响决策。在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比最大,但煤炭智库发展多年却未形成类似“兰德”或“布鲁克林”等国际智库一般的影响和声望,其中原因在哪里?

首先,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组织分散、难成合力。组织分散主要是指煤炭智库尚不具备集中、统一的行业群体,于是导致了各个智库各自为营、很难做大做强,应有的功能和影响力并未完全释放。

其次,部分煤炭智库官办色彩浓厚、市场化程度低。这其中最明显的代表就是一些煤炭行业社团组织。这类智库的缺陷在于,由于官办的色彩浓厚,因此提出的观点难以突破政府官员的理念及思维定势,对煤炭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及管理变革指导弱化、咨询欠缺。

第三,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导致煤炭智库水平良莠不齐。一些不专业的机构也从事企业策略咨询工作,但其能力难以适应被服务对象的需要,长此以往也降低了智库的可信度。

第四,一些煤炭智库咨询方法单调,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策略方案缺乏创造性和实践应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煤炭智库除了提出理念性的思路外,很难拿得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特别是实际操作的方案。

第五,服务质量不高,资信较低。一些煤炭智库追求利益,却忽视咨询效果,做的咨询方案由于没有充分地理解企业的状况,其策略和结论较为粗糙,实践性较差,以致有的咨询项目在最后难以结项。而一些课题就算勉强通过结项了也对企业没有大的参考价值。这些问题导致机构和企业对煤炭智库的的咨询服务质量状况不满意,渐渐失去了信赖。

突破:寻找企业实体的需求

煤炭企业要转变一种观点,即不能因为自身在企业,就只想着去煤炭这一个圈子。煤炭企业应主动介入国家政策的制定,参与讨论和研究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了解国家政策的取向,以及市场发展的走势,为煤炭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结构调整寻找依据及方向。

而在这个过程中,煤炭智库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前提是,它们需要改进三点:

首先是树立新观念。当前,各个层面都在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前提是创新。如果煤炭智库不能为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实体发展、增效提出操作性的方案,智库的作用就等于没有体现。

第二是改进运作规则。目前,煤炭智库整体感觉缺乏规划。各个协会、院校、企业都是各自搞各自的智库,这导致整体比较混乱,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策略自信也有待提高。

最后是紧密贴近实体。特别是如何考虑企业的需求。我常说一句话:要站在世界看中国,站在中国看行业,站在行业看企业,这样才能找到你企业的定位。如果不研究市场尤其是战略客户的需求,就不会为企业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我从企业的角度讲,希望煤炭智库未来要更多地了解市场、研究企业,多接地气,提升自身的研究和智力产品的水准,在“两场”(市场与企业现场)对接中为企业谋划科学的发展方略。

(作者系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名誉院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工业查看更多>能源智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