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内蒙古煤化工遭遇水困局

2013-12-25 09:24来源:工人日报关键词:煤化工水资源神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管齐下解难题

水,对煤化工企业而言是一个复杂的难解之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煤化工企业在节水上大做文章。煤化工项目中之所以吨产品的耗水量动辄就要几吨,甚至十几吨,主要是在冷却水的循环利用上没有形成闭路循环,造成循环水的大量蒸发。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16万吨/年的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目前生产1吨油品需要耗水13.5吨,经过节水改造,水的消耗量可以降到8吨左右,如果装置规模扩大到200万吨/年,每吨油的耗水量就可能降到3.68吨左右。

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监察部副部长王越说,要想降低水耗,就要实现水的闭路循环。企业要有大量设备和维护费用的投入,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水质较“硬”,投入就更高。

此外,“水权置换”也是途径之一,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在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某一灌区内,投资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换取工业用水指标。但据记者了解,水权置换亦有指标和底线,其获取水量也不足以满足全部项目的用水需求。

目前内蒙古着力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黄河流域,打造以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沿黄经济带”。为了舒缓用水压力,政府鼓励水资源缺乏而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与黄河沿岸地区进行产业协作,实现水、煤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

但是,鄂尔多斯市投资10亿元以上的30个项目就急需落实3亿立方米的用水量,而该地区可置换的工业用水指标仅为1.3亿立方米。

另外,在水资源相对富集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水煤”产业协同的优势正逐步显现。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唐煤制气项目被当地官员概括为:锡林郭勒盟的煤+克什克腾旗的水=北京的天然气。而水资源富集的兴安盟和煤炭富集的锡林郭勒盟的产业合作,也在加快进行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