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政策布局加快 土壤修复“放闸”

2013-12-26 09:25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高胜达关键词:土壤修复节能环保产业环境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历第一次洗牌

2013年修复市场虽然略显平淡甚至冷清,但对整个修复产业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在这种氛围下,修复市场经历着第一次洗牌。

根据中国环境修复网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上旬,我国修复从业单位总数达到311家,当年新增99家。其中一些单位在进入修复行业之初多少有些盲目,但是随着不断地深入,越来越了解土壤地下水调查修复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充分分析国家未来在加大投入、行业管理和产业支持方面的政策,对自己是否适合从事修复工作,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加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是去是留?如何修炼内功?每个从业单位都在思考和抉择。

选择坚守的从业单位信心十足又不失冷静,一边关注行业动态,一边通过各种方式扩充实力,提升从业能力和水平。

2013年,共有20余次与土壤地下水修复行业相关的会议、培训,每次活动都吸引了大批参会者。由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设计组织的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技术系列培训至今已举办4期,每一期的学员构成都有较大不同,新单位数量逐步增多,参训单位地区分布越发广泛,不再仅集中于北京和江苏等少数几地;从开始的传统环保、工程、科研、检测等单位,增加了后来的政府管理、工业企业、水文地质勘察、能源、地产单位,甚至还有来自生物技术、医药、城市景观等行业的单位。

各行各业都看好土壤地下水修复的广阔前景,希望在这块“热土”上占住先机。

政策细化后多企业将受益

“十二五”规划期间,指导全国土壤环境保护的文件是国务院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下称《工作安排》),《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与《工作安排》相似度较大,但《行动计划》时间跨度更“长”,内容更“实”,措施更“新”。

《行动计划》明确要强化和加快工业污染场地的管理和修复,同时加大耕地修复力度,特别是区域污染耕地。

潜在污染场地的排查将是场地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行动计划》将加快现有国家和部分省区市的排查工作,其直接结果就是污染场地调查数量逐步增加,在修复产业链这个节点上的调查工具、设备、咨询、分析检测等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行动计划》的制订基础是2006~2010年土壤污染调查,同1986~1990年的调查相比,土壤铬超标增长了25%,如果不抓紧控制和治理,今后污染会更严重。后续对污染耕地的加密调查将有助于进一步掌握需修复的耕地总量。

相比污染场地调查,耕地污染虽然调查范围大,但是从调查的平面密度和垂直深度看,修复从业单位能分享的这块蛋糕较小。

《行动计划》重点提及要通过开展工业污染场地修复试点示范来建立修复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由于国内成功修复项目样本较少,在此基础上归纳和制订相关技术指南的条件还不具备,加快试点示范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少数综合实力较强、实践较多的修复企业将从中受益。同时,区域性修复企业将继续同全国性修复企业在一些地方污染场地调查修复项目中直接竞争。

《行动计划》中的耕地修复将从区域性问题入手,特别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和药剂有望从中受益。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的土壤修复内容一致:重点研发污染土壤原位稳定剂、异位固定剂,受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但从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的试点示范项目情况看,植物修复必须解决修复目标和植物经济产出的问题,而农田修复药剂的成本也还需要大幅降低。因此,从目前情况分析,修复企业从耕地污染修复中的受益有限。

土壤修复产业已经迈过跑马圈地的初级成长阶段,未来将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把自身打造成推动并服务于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新兴产业,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做出应有的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节能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境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