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除灰除尘报道正文

打造绿色中建 助推转型升级

2013-12-31 09:35来源:中国建筑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关键词:节能环保节能减排绿色中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各级子企业绿色建筑机构建设

各级子企业按照《关于推进中建绿色建筑技术加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相继建立和完善专职机构,组织推进本单位绿色建筑工作。 (1)地产企业:中海地产在规划设计中心设立绿建工作组,统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总部设立产品研发部,负责绿色居住建筑产品标准研发工作。 (2)设计企业: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东北院、西北院、西南院、上海院先后成为中国绿建委会员单位,多家设计院成为所在省、市的绿色建筑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上海院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会员单位。各院相继成立了绿建设计所,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业务。西南院科技发展部专门开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工作。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技术中心与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成立国际绿色建筑研究室,推进绿建研究与学术交流工作。 (3)施工企业:各工程局、事业部在原科技部或技术中心基础上,设置专职人员或部门,开展绿色施工技术集成研究和推广应用。 (4)科研单位:中建技术中心在材料所设立了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室、建筑制品与施工技术研究室、环境工程研究室等部门。贵州中建科研设计院积极对接省住建厅,获批成立贵州省绿色建筑与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开展贵州省绿色建筑的星级评审工作。

四、参与标准编写 1、国家标准 (1)参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和审改工作,负责绿色施工章节内容的主要撰写。 (2)作为主编单位,组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图示》、《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编写工作。 (3)作为参编单位,参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3)》《绿色旅馆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光电一体化建筑遮阳板》等10余项国标的编写工作。 2、行业及地方标准 中建各子企业积极参与20余项行业与地方标准的编写工作。中建三局主持了《建筑采光追逐镜施工技术规程(JGJ/T295-2013)》、中建设计集团主持了《蒸发冷却制冷系统工程技术规程》、西北院主持了《陕西省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和《陕西省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规程》等行业及地方标准。 中建一局参编了北京市地标《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2013)》;中建三局参编了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范(DB42/T642-2008)》、重庆市地方标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J50/T-166-2013)等。 3、企业标准 结合课题研究和示范工程工作,编写了《中建绿色生态城区技术实施手册和评价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五、开展绿色研发

1、积极参与国家课题研发工作。股份公司、中建八局和西南院继续开展“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建筑工程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节材型模架体系开发研究与示范”和“西部城镇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阶段检查和验收工作。2013年又申报成功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公共机构新建建筑绿色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获得科研经费700万元。 2、中建技术中心从“绿色与生态化”核心技术入手,形成绿色建材产品系列与生态化成套化技术,支撑公司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业务。今年相继开发出防海蚀、绿力士光触媒涂料、降温隔热系列环保涂料,形成自主品牌的节能环保涂产品序列;针对绿色混凝土制备形成5项关键技术,部分技术已被中建商混应用于生产;开发完成多孔陶瓷水质净化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并已成功转化为技术服务能力。同时节能型地铁管片技术研发进展良好,有望在深圳地铁九号线得到试应用。在绿色施工技术研究方面,进行了自锁式工具化脚手架、液压爬模系统、节材型塑料模板、节能环保智能化测控技术及临建设施标准化模块化研究等工作。获得专利50多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0篇。 3、 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2013年7月由中建技术中心和贵州中建科研院联合研发并生产的首张“PVC三层共挤木塑模板”成功下线,8月实现全面投产。开展轻型墙材研究和成果转化,《新型煤矸石保温砌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磷石膏新型磷石膏无机保温砂浆的研制及应用》等课题产品基本测试定型,正在准备中试生产和体系研究工作。 六、技术集成研究和应用 1、依托中建新塘生态城及规划展示中心、梅溪湖壹号住宅小区一期、奥南新办公大楼等项目,开展生态城镇规划与环境质量控制、自然采光与通风、外围护结构保温、楼宇智能化、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系列技术的集成应用。

2、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开展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通过绿色成套技术----建立标准样板库----通过BIM数字模型----成本分析、效能分析、管理控制研究与应用体系,将绿色节材限额设计、

PCW墙体装配方法、恒温恒湿的置换式新风系统、低温辐射采暖、同层排水、中央除尘和垃圾粉碎、门窗围护、楼面隔声、自然能转换、中水生物处理等成套技术,在乌鲁木齐.中建幸福里小区、内蒙电力锦绣小区等多个项目中进行实际应用。 3、中建设计集团直营总部开展适老居住建筑研究。从住区适老配套、室外适老措施、住宅适老改造、适老功能空间、适老部品配置、健康适老技术、社区适老关怀七个方面入手,将适老技术加以集成整合,形成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七、人才团队建设 1、中国建筑11位专家入选住建部绿色施工专家委员会,毛志兵总工程师受聘为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按照业务板块和专业类别,分别形成各分会和专业学组的由1-2名专家带头,若干名技术骨干支撑的核心研究团队,开展专业集成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中建绿色建筑技术团队。 3、公司高度重视顶级专家的培育和引进工作,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制度和奖励政策。 八、绿色产业协同联动 搭建绿色建筑整体运营平台,根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整体运营需要,发挥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建立基于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信息交换的产业联动机制,以绿色地产为引导、绿色施工为基础、绿色设计为保障、绿色研发为支撑,实现“投资-开发-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运作。11月,中国建筑在京召开节能环保创新业务发展座谈会,一致认为在节能环保创新业务方面,中国建筑要坚持战略引领、统筹协调、分工合作、重在执行。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加大资源保障力度,促进集团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公司组建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大力进军环保和水务市场,开展以节能减排、水务环保、生态环境工程、施工现场临建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建筑研究成果产业化等业务为核心,做实中建节能环保创新业务板块。 九、引领绿色施工 秉承绿色建筑的理念,执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全面启动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升级改造,探索适于绿色建造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绿色建造新型机具和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完善绿色施工标准化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保持和扩大中建在绿色施工方面行业领先优势。 中建八局总结提炼了预拌砂浆技术、玻璃幕墙光伏发电设计与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现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的节地技术等88项绿色施工关键技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在实际工程推广应用。 更新传统观念,探索施工零排放。由中建二局承担的深圳南科大建设一期工程三标段为拆迁项目,工程拆迁及施工产生的30万吨建筑废弃物,通过使用移动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设备,实现了拆迁现场建筑废弃物不外运填埋的“零排放”处理,在拆迁区现场所有建筑废弃物就地回收再生,制造成路面透水砖、再生砖、砂浆以及地基换填材料等建筑材料全部用于南科大校区建设。 十、以技术革新助推降本增效 为落实股份公司加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要求,科技部以绿色施工为切入点和结合点,发挥施工现场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重要作用,将“降本增效”与“绿色中建”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积极倡导“以绿色德理念、科技的手段、创新的思维,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实现品质提升和降本增效”,并组织开展了征集施工现场降本增效科技创新技术的活动。选定了贵阳中天˙未来方舟、武汉硚口金三角项目、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工程等一批降本增效示范工程,对具体绿色施工和降本增效技术措施进行总结提升,形成成套技术,进而将在系统内开展培训和推广应用,以实现施工项目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绿色中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