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水电新科普:河流生态修复

2014-01-08 13:3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水电工程引水式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河流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多种手段,恢复或重建受水电工程影响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的目标。简单来讲,河流生态修复也就是河流形态结构和生态功能的恢复或重建。

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河流连通性恢复、局部生境修复、鱼类产卵场营造、生态调度、生物群落重建等方面。

河流连通性恢复,一般通过拆除拦河水工建筑物或修建旁通道的方式来实现。河流就好比是我们人体的血管,既承担输送营养的任务,又滋养了多种多样的水生物。拦河水工建筑物就好比是血管里的血栓,不但阻碍营养的供给,而且造成水生物种种群的隔离,久而久之,某些物种就可能从某些空间消失,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河流连通性恢复,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成败。恢复的范围需要经过多方面论证确定,既要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又要兼顾经济性和生态效果,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

局部生境修复和鱼类产卵场营造,主要是为了创造适宜的生态水流形成条件,使水生生物得以繁衍生息。由于受长期人类活动干扰,几乎已经找不到原始的河流生态系统,大部分山区的中、小型河流包括水利水电、河道采砂在内的开发活动遍地开花,鱼类等水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具有适宜性,需要进行系统修复,包括岸坡再造、洲滩修复等。

生态调度,是以满足生态需水为目标的工程运行调度管理模式,通过泄放合适的流量维持一定的流态和水位过程以实现如鱼类繁殖等重要生态功能。典型的做法是在鱼类繁殖季节模拟天然河道的涨水过程,也就是人造洪峰。在某些涉及到城市和景区的河流,生态调度还要考虑生态景观的要求。

在某些河流,某些重要物种已经消失,需要在生境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引种来重建生物群落关系。引进的鱼类物种必须是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种,还要考虑恰当的种群间竞争关系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联邦政府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的颁布,对大坝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严格的环境限制,并对原许可证已到期的水电工程进行严格审查,责令其中的部分水电站退役,并由业主出资拆除大坝.。近十多年来这一问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也是河流生态修复成为热点的根源。我国水电行业“环保风暴”也主要是由岷江上游水电开发造成的河道脱水问题引起的,“引水式”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的水电开发方式,以“生态流量”为核心的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工作如火如荼。2005年环保部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流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引水式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