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美国专家:35年后中国将脱离碳基能源

2014-01-13 15:08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能源企业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里,未来中国的角色是什么?中国能源企业的角色又是什么?

里夫金:中国目前陷入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角力之中——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然而煤炭和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是相比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英尺的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

因此,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20年后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与技术,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如果选择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条道路,那么中国极有可能引领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

我很高兴地看到,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在中国都或多或少地实现了。我给中国提出的建议是,中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议程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目前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主流,需要一个逐步转移的过程。我认为中国政府要先制定可再生能源总体的路线图和框架,再落实到省政府去因地制宜地执行,而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的建议是中国需要立刻、马上开始去做!

中国的能源企业在这其中大有作为。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其页岩气资源潜在总量约是美国的两倍,而且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其中海上风能资源占全球四分之三,根据一项由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成果表明,至2030年,风力发电就可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

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对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却仅仅在近些年才提上日程。中国的生物能与地热能的总量也相当可观,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勘探。

记者:除了中国,您认为目前五大支柱协同发展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是哪里?

里夫金:支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几大支柱必须同时存在,否则其基础便不会牢靠,这五大支柱分别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

德国是引领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的先锋。境内生产的电力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并有望在2020年超过35%。同时联邦政府和德国电信公司已经同德国国内六个地区合作,实验引入一个“能源因特网”。

“能源因特网”可使数十万德国企业和数百万德国家庭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以氢气的形式储存,并在智能能源因特网上共享绿色电能。在德国,不少社区都在将商业建筑和住宅改造为小型绿色发电厂。到目前为止,德国已有一百多万栋建筑被部分改造为小型绿色发电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