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企业正文

反驳:华为如何不觉“创新者的窘境”?

2014-01-14 13:37来源:钛媒体关键词:华为任正非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也一直在思考和从事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业务方向,有些心得和认识,和大家做些探讨。

一、是不是所有的大企业都必然死亡?华为从来不认可唯技术领先,任正非一直强调技术商业化。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每个企业都在长大过程中,如果长大就意味着死亡,那所有企业都没有必要长大,Google大不大、Amazon大不大、腾讯大不大,但依然活跃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即使巨大的IBM、Cisco,相信谁也不能下正在死亡道路的判断。大企业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懈怠保守”,不能适应和拥抱变化,进行自我革命。

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开篇中以硬盘驱动器行业的发展为例,描述了延续性创新(包括渐进式和突破性)和破坏式(颠覆式)创新两种模式,指出破坏式创新通过为用户提供低价的、性能较差的、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而不是技术过度)、简单便捷的服务和产品、甚至破坏式的商业模式而获得成功,同时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解答》中也从产品、组织、战略、人才、竞争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创新者的应对措施,使自己成为破坏者而不是被破坏者。

善友老师文中说:

“任总认为特斯拉对宝马的颠覆仅仅是技术的颠覆;任总将颠覆性创新误解为颠覆性技术创新,他理解的颠覆性创新是能够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技术突破;任总提倡的是跟随战略”。

这是明显的断章取义,也是对华为的严重低估。

华为从来不认可唯技术领先,任总一直强调技术商业化,在管理改进中也不追求跨越式的,“领先三步是先烈”;同时,在华为发展历史上,有很多颠覆式创新的例子:当进入无线通讯市场时,GSM势头正猛,爱立信、朗讯、西门子、诺基亚瓜分全球市场份额,华为选择从3G产品切入,坚持压强原则,长期重金战略投入,不计较短期收益,战略亏损几十亿后终于迎来阿联酋电信、Vodafone的市场突破,继而全球开花,时至今日在全球无线市场与爱立信携手遥遥领先。

在LTE时代也占有绝对优势;在终端领域,04年华为从竞争需求出发,切入PHS手机市场,继而选择了CDMA手机和无线固定终端作为战略方向,避开GSM强竞争格局,同时革命性的创新了无线数据卡的细分市场,颠覆了Option的垄断地位,获得巨大利润,同时在3G终端领域持续投入,形成今天年收入90亿美金的业务规模,随着LTE时代的来临,华为终端的技术壁垒和垂直产业链布局将给终端业务带来持续的优势。还有更多的例子,智能网、分布式基站、USB Doogle等,难道颠覆式创新只能发生在互联网世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