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数据正文

世界能源“展望”2035 中国核电应当加速

2014-01-16 09:25来源:新浪博客-杜铭海关键词:能源核电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IEA寄希望于中国。《重新绘制能源-气候蓝图》提议“四项政策”的适用性不大,《世界能源展望2013》有些提法更值得中国政府考虑:

-“电力部门是全球温室气体2/3排量的来源,是决定能否实现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从德国“能源转型”实践看,电力部门,特别是电力传输系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是服务,不是垄断;是“反脯”社会,不是利益“争夺”的机会。

-全球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但政府的政策可影响增长的步伐。“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大约满足一次能源需要增长的40%,发电量的净增长几乎一半来自可再生能源”。但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迅速扩大提出的根本性问题在于,能源市场设计并有能力确保投资充足和供电的长期可靠性。从中国和德国的实践看,电网没有足够的“储能”系统和容量,没有电网部门的积极主动配合,即使“低碳能源”也难以穿透某种体制的“利益”壁垒。

-“仔细构思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可能有助于确保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家采取果断行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不面对没有这么做国家的不平等竞争”。能源的禀赋是经济福利和工业竞争力,没有廉价的能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是沉重的负担,钢铁、水泥、原铝、平板玻璃…“世界第一”没有意义。能源价格和产业前景的联系很清晰,结合气候变化承诺与环境问题,早下调整和压缩的“决心”,早主动。

-未来全球煤炭需求增长的数量“不确定”,尤其因为环境政策的严格执法程度变化很大。执行政策的弹性“很可怕”,好多人不习惯“依法办事”,总想通过“关系”谋取最大利益。“革煤炭的命”很不容易,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取消补贴”。中国内陆地区多数居民收入不高,高价能源可能带来严重的、出乎意外的后果。经济不发达和边远地区不能取消煤炭补贴。

-能源-气候压力和环境灾难逼迫中国政府做出选择:石油价格高企和仔细设计减排承诺,转向便宜的燃料,加快发展核电是最佳选择:

-铀资源长期供应没有问题,价格涨落不大;即使翻番,对电价影响很小。

-有成熟的核电设计,有证实的、加快建设的基础条件,每年开工10台百万千万的核电机组,没有政治、技术、经济、工期风险。更重要的是有与煤电成本的竞争力。

-如不再“折腾”,到2035年能再建、投产200台大型核电机组,仅中国就有250GWe核电运行,每年减少CO2发射量超过20亿吨,仅此就可能超出IEA的预期…

-政府在技术问题上采取“中性”立场,把决策权交给“市场”,是成功的关键。要使政策正常配套运作,不做过多干涉;提倡什么,可给予补贴,不把可能决策失误的“后果”留给地方和企业。

2013年底在华沙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没有令人满意的成果。气候变化的实质是推动全球发展方式的转变,全世界都必须深刻认识并认真探索,国际气候谈判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合作共赢的局面,2015年巴黎会议要形成新的决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