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20-1.24)

2014-01-24 14: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核电市场核电装备核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装备:强力推进国产化制造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中国核电装备发展版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愿景目标的明晰,关于核电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的好消息频频涌现。目前,我国核岛主设备制造布局已基本形成,其中包括黑龙江、上海和四川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建成河北秦皇岛、上海临港和广州南沙出海口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初步具备年产10套左右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能力。同时,在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企业中,三大骨干集团上海电气、东方 电气和哈电集团站在了核岛和常规岛设备制造的主要位置,一重、二重则在大型锻件制造领域占得先机……各有所长的几家“制造大鳄”共同构筑起了中国核电装备研制的大格局。

在这个版图中,一则新的喜报是国产首台1407兆伏安核电发电机,2013年12月底正式运往三门核电2号机组现场。该电机正是由作为我国第三代核电常规岛设备自主化发展主要载体和平台的哈电集团研制,而这台机组更是哈电集团有史以来单机容量最大、生产难度最高、技术要求最精、质保体系要求最严的发电机组。其对于哈电、对于整个产业的首创意义自是不言而喻。

而早在2012年,同样是身处黑龙江的中国一重,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619吨的特大钢锭,在国际上首次突破百万千瓦核电低压转子及世界最大5.5米轧机支承辊等一系列超大锻件国产化极限制造瓶颈,使我国的超大型锻件的极限制造能力跃居世界前列,一重也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核岛锻件及常规岛锻件供应商。

据一重相关负责人透露,一重目前已形成“5+10”的生产能力:在核电主设备方面,拥有年产5台套的能力,在核岛锻件方面,全面掌握核岛锻件的制造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制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了年产10台套核岛锻件的供应能力。

详情点击>>

核电站安防系统解决方案分析

国际、国内对于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实物保护系统一直十分重视。国际原子能机构早在1972年就出版了“核材料实物保护的建议”,后续进行了修改并于1975年以INFCIRC系列出版,后经各成员国认可,最近一次于2005年再次进行修订,形成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建议修订案,用以指导各成员国建立、维护和持久保持有效的核安保制度以及建立、保持有效的实物保护系统,我国属于成员国之一并加入了此公约。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还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实物保护的文件。

我国也非常重视核安保,针对核实施的安全保卫(包括实物保护系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导则。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实施细则》,1997年颁布了《核电站安全保卫规定》,后续还颁发了《核设施实物保护导则》、《核设施出入口控制导则》、《核设施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导则》等一系列的文件,对核电站的安全保卫以及实物保护系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依照国际上通用的理解,作为一个实物保护系统,它应该具备探测、延迟、响应的三个基本功能。组成实物保护系统的每个元件也都将围绕这三个基本功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相互配合。依照目前安防市场上比较通用的说法,实物保护系统技防部分又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出入控制子系统、视频监视子系统、入侵探测子系统、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子系统、电源及照明等辅助子系统等。后续着重介绍几个子系统的功能及要求。

详情点击>>

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CAP1400台架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1月15日,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重大专项CAP1400试验课题2014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在2013年,ACME、CERT、SCOPE、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等试验台架完成了建造并通过了可用性评估,六大试验课题均完成了年度目标并获得一批关键试验数据,满足了CAP1400示范工程的设计要求。

为了验证CAP1400示范工程的设计并为后续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围绕非能动堆芯冷却、熔融物滞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堆内构件水力特性、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蒸汽发生器及其关键部件性能,核电重大专项设置了CAP1400六大试验课题,共21类实验。

详情点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市场查看更多>核电装备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