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访谈正文

水电开发兼顾鱼类生存 增殖放流不是万能钥匙

2014-02-12 10:22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水资源水电开发增殖放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葛洲坝、三峡建成之后,很多激流险滩没有了,四大家鱼的几个产卵场范围面积也大部分缩小了。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下游原来有20多个产卵场,现在只在葛洲坝下一处不及3公里的范围的产卵场。此外,三峡大坝和金沙江梯级电站蓄水之后,水温季节变化明显滞后。例如,中华鲟产卵须在15.3℃—20.3℃之间,18℃—19℃最好。原来长江宜昌段水温在10月就能下降到19℃,11月到16℃,12月到15℃。现在同期,10月份有23℃,11月21℃,12月才到19℃。三峡蓄水后,高温下不来,水温“季节”推后近2个月。鱼类的性成熟和自然繁殖就像农作物成熟一样,是有季节性的,受光周期控制的。例如中华鲟,水温在20.3℃以上就不能刺激到它的性腺和荷尔蒙分泌,就没办法产卵,鱼类不能自然产卵了自然种群就会灭绝!去年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陆续蓄水,秋天水温又高了1度多,今年中华鲟就一直没有产卵,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前途未卜!

增殖放流不是万能钥匙”

记者:目前的增殖放流措施凑效吗?

危起伟:增殖放流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渔业产量,二是补充野生种群资源的不足以保存自然种群不至于绝迹。珍稀特有鱼类,本来科学评估就不够,又缺乏长期跟踪,目前的增殖放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从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之后,从2008年开始财政部每年批准资金3-4亿元投入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因为是农业部牵头,所以多是从渔业渔民方面考虑的。如果是做生态的科学评估,除了技术力量和手段以外,很多配套的系列措施都要跟进,例如科学的跟踪监测。

增殖放流不是万能钥匙,它只是一个补充性临时性的措施。如果是为了提高渔业产量,也要加强管理,比如定期的禁渔,否则一边放一边捞也是徒劳。但如果是为了增加或补偿鱼类自然种群,也不应该向没有繁殖栖息地(产卵场)的水库中放流。如果河流中开发了梯级水电站,也应该为河流性鱼类保留部分河段作为流水性栖息地,可在这些地方加大放流或作为专门的流域放流地。这样看来,目前的增殖放流具有盲目性。

记者:目前在电站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呢?

危起伟:叠梁门分层取水,我国还处初级阶段,目前提供的数据也不太多。比如四大家鱼,需要的水温在18℃以上繁殖,有没有准确的数据表现出明显增加,我没见过正式发表的科学论文。

记者:保护鱼类资源您认为还要做哪些工作?

危起伟:一是转变利用方式。我们是要捕来吃,还是捕来养?我国的鱼种本是天然的,天然的种质资源来补充养殖,尽管四大家鱼能做到人工繁殖,但种质资源还是需要天然的补充,如果都是用家养的做亲本的来源,遗传多样性被单一化了,物种就会退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资源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增殖放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