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力装备

2014-02-17 15:24来源:中国电力报-马建胜关键词:电力装备电力设备发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广核充分吸收借鉴法国企业经验和成果,按照国际标准,推进核电自主化进程,形成了成熟先进、安全可靠的中国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并实现了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以此为带动,中广核的核电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技术研发能力快速成长,运营管理水平迈向世界一流,承担建设的核电站设备制造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5%。

目前,中广核拥有在运核电机组8台,总装机容量833万千瓦,核电安全生产业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建核电机组15台,总装机1771万千瓦,占全球在建规模的24%,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

从“卖产品”到“包项目”

2012年6月中旬,孟加拉国锡莱特项目现场传来消息,该国国家电力发展署同意接收锡莱特1×150兆瓦燃机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并向上海电气锡莱特项目部签发机组临时移交证书(PAC),标志着锡莱特工程项目已进入收尾和质量保证期。

这是上海电气继巴库燃煤电厂后在孟加拉承建的又一个电站项目,也是上海电气第一个海外燃机电站工程项目。

锡莱特燃机电厂是孟加拉电力发展署投资兴建的最大燃机电厂之一,项目为1台150兆瓦燃汽轮机组。该机组的投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孟加拉,特别是锡莱特地区的电力短缺状况。

中国驻孟加拉大使李军对上海电气在孟加拉创造的佳绩称赞有加,“上海电气克服条件差、资源匮乏等困难,高质量按期实现机组发电,这种勇于走出去,开拓海外燃机市场的精神值得赞赏。”“我们的第一个海外燃机EPC项目——孟加拉国1×150兆瓦燃机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们已具备了国内外燃机EPC项目的总承包能力,并积累了执行海外燃机EPC项目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开拓海外燃机电站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电气集团《2012年年度报告》称。

市场结构的转变必然引起企业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上海电气原来是单一的设备供应商,在进军海外过程中,一转而成为工程总承包,由过去赚一点“辛苦钱”,变为“交钥匙”的承包商。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更加适应国际经营模式,从“卖产品”到“包项目”大大提升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地位。

“海外市场有潜力,可如果我们按传统模式单纯出口产品,不可能跑得这么快。”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总裁郑建华表示,近几年来,从单一的提供设备向工程总承包延伸,为海外客户打造“交钥匙工程”,成为上海电气海外工程竞争中的杀手锏。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郭振岩表示,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设备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出口产品的项目和技术及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前我们出口的电力装备,几乎都是基础产品,后来逐步对国外市场运行状况有所了解后,从技术到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开始大量出口。”郭振岩说,上海电气集团等作为我国发电制造企业的中坚力量,已经跻身国际发电设备制造强势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装备查看更多>电力设备查看更多>发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