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大亚湾核电站为何入选教科书(图)

2014-02-18 09:38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关键词: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建设核电运行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电摇篮”实至名归

大亚湾核电站之所以能载入教科书,与其本身的成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中,摒弃了传统的“大会战”模式,采用了国际通用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推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安全文化……这些,在当时的中国都是第一次,也是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碰撞。所以,外界的眼光都盯着大亚湾。

大亚湾还常常被人冠以“中国核电发展的摇篮”之称,被誉为核电人才培养的摇篮、技术发展的摇篮、国产化的摇篮。作为中广核人,这还是让我颇引以为自豪的。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伊始,中广核派出100多名员工到法国学习核电技术,这批人被称为“黄金人”,目前基本上都已经跻身中广核的高管之列,譬如董事长贺禹、总经理张善明、副总经理郑东山,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带回了核电站的运行经验、维修经验、管理经验,以及核安全文化,为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运营奠定了牢固基础。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亚湾核电站为中国核电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摇篮”之称实至名归。

运行业绩达世界一流水准

从技术上来看,从大亚湾核电站的M310技术路线引入开始,中广核步步为营,相继开发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以岭澳核电站二期为代表)及其升级版CPR1000+(阳江3、4号机组)、满足三代标准的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阳江5、6号机组),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ACPR1000+、华龙一号,并实现了核电站安全级DCS、主管道自动焊等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成为中国核电行业重要的创新中心。在这条技术升级道路上,大亚湾扮演着起点、基石的角色。

大亚湾所走过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再创新”之路已经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核电发展之路。也正是沿着这条路的不断探索,为中国核电的国产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从2004年至今,中国核电国产化率大幅度提高,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一条较为完整、颇具实力的核电发展产业链已经在中国铸就,并为中国核电的积极稳妥发展和国际化夯实了信心。

走过20年的大亚湾核电站,如今安全运行业绩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1号机组安全运行天数超过4000天,连续12年的安全运行业绩位居全世界同类型机组首位。常常听前辈们说,在国外核电业界,只要说起“Daya Bay”,老外没有不知道的。个人感觉,大亚湾核电站20年的安全运行业绩和世界影响力,对中国后续核电机组的批量化建设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入选教科书应该说是当之无愧。

正如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去年到中广核调研时所说:“大亚湾核电站作为我国内地最早建成的大型商业运行核电站,为我国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在我国核电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亚湾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站建设查看更多>核电运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