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三大因素制约发电设备“出海”

2014-02-20 10:38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电力设备火电机组发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中电联数据统计,近年来受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不断提高以及电力供需状况等因素影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2013年为4511小时,同比降低68小时。

2013年我国发电设备生产持续低迷,2013年1~11月发电设备产量为11497.33万千瓦,同比下降1.44%。

“2012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产品结构保持调整态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大机组占比上升,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设备的产量比重有所增加,目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姚金龙表示,随着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电力市场近期不会出现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相应地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增速也将放缓。对于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来说,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实现行业平稳增长的目标。

发电设备行业遭遇“内忧外患”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与国内产能过剩加剧,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腹背受敌”,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趋缓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等一定程度影响到发电企业新建电厂的节奏,导致发电设备市场需求不振。加快“走出去”步伐着眼全球布局,再次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2年国际市场订单的大幅下降,既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应看作经济发展周期的正常反应。然而,从国际上看,对高性能中国发电设备的需求还是在不断增长的,市场的疆域和空间仍在不断扩大。”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副总裁、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袁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内电源结构和建设规模的调整,国内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预计会稳定在5000万~6000万千瓦的年均装机水平上,这就意味着必将产生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常规火电机组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我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近年来我国电力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装备业的蓬勃,发电设备企业“走出去”的形势良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许多海外项目,直接拉动了电力装备的输出。同时,我国的电力装备可靠、稳定,且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整体形成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印度市场为例,近年来我国三大动力集团在印度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而在东南亚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企业早已将触角伸向了同样缺电的非洲和南美洲。实际上,我国电企正逐渐摆脱以往单纯出口某项设备的做法,而逐渐转向工程建设、电站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这对于国内发电设备企业是一个重大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设备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