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十年风雨兼程 从大亚湾走向世界(图)

2014-02-24 10:10来源:中国广核报-赵阳关键词:中广核工程公司红沿河核电核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M310到ACPR1000:在批量化建设中的核心跨越

从大亚湾引进法国技术M310开始,中广核一刻也没有忘记做好翻版加改进的工作。到了岭澳二期,CPR1000就以“自主中国品牌”的身份得以亮相和应用。2005年,中广核有了自己的设计院,这对于技术路线的研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从岭澳二期到红沿河、宁德等核电站批量化建设的过程中,CPR1000持续改进,也越来越成熟。

“已经投运的岭澳二期、红沿河1号机、宁德1号机,优秀的运营业绩,就是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技术的成熟性、先进性最好的证明。”工程公司设计院院长黄学清说,“设计公司成立之后,一直在‘跑步中系鞋带’,仅用了3年就取得了核电设计必须的全部资质,这些都转化为中广核在技术研发上的核心竞争力。到了阳江3、4号的时候,我们推出的CPR1000+就得以成功应用。而去年,阳江5、6号机开始建设,ACPR技术型号也开始在工程建设中应用了。”

从“指挥部”到“AE公司”:从大亚湾走向全世界

在推进核电项目建设的同时,工程公司在不断摸索对于复杂系统工程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经过大亚湾、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等多项目成功建设,公司掌握了覆盖核电建造全过程的核心技术和建设管理经验,建立起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平台,形成了核电AE模式。在AE模式下,工程公司积极搭建协同管理平台,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2009年联合58家国内重要设备制造企业组建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目前成员已增加至74家。联合研发中心开创性地提出了“首台套”政策,在CPR1000堆型核电站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大型锻件自主联合研发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促进了我国核电自主化。

AE模式还有力地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提高建安承包商的技术能力,促进国内核电建安行业发展,中广核以市场承诺、技术使用权无偿转让、联合研发、长期协议、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与中核二三公司、华兴公司、广东火电等建安企业携手合作,逐步提高核电站建安领域工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实施AE模式,中广核承担的核电机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均得到有效控制,20万工时工业安全事故率为0.017,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带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回顾工程公司走过的十年,是砥砺前行的十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十年。十年间,中广核工程人与其他核电兄弟姐妹们一起风雨兼程,从大亚湾起步,把足迹遍布广东,迈向全国,更把视线瞄得更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广核工程公司查看更多>红沿河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