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治理雾霾 应该全民积极行动起来

2014-02-26 14: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魏家经关键词:雾霾节能减排治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雾里来,霾里去。雾霾深锁,城市依然喧嚣,道路依然拥堵。不开车吧,为减少雾霾作点贡献。但孩子上学太远,带着孩子挤公交是件很麻烦的事……车还得开!于是不得不再为这个城市的雾霾加点料,为道路添点堵。

可以想象,不是笔者一个人这样纠结。谁也不喜欢雾霾,我们只是在无奈中选择不节能,也不减排。我们看到,雾霾越多的城区,人越多;路越堵的地方,车越多。没办法,因为好的学校在那里,好的医院在那里……许许多多事关你工作和生活的机构在那里。

有人说,中国人是“人在证途”。人一生,需要很多证来证明自己。算起来,跑那么多趟去办证,浪费的是时间和精力,更是浪费了不少能源,也添了不少霾。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产生雾霾,不只是因为多设了几个钢厂、水泥厂、化工厂那么简单。一所学校和医院的设立,一项办证工作的开展等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与空气的清洁与否扯不上关系的行为,其实都与雾霾的防治息息相关。

在澳大利亚,空气好,邮局也有功劳。据报道,那里的人们在邮局就可以办理7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取款等,邮局还能代办护照、驾照、持枪证等各种证件。一站搞定,人们不再去路上周折,自然少了很多排放汽车尾气的机会。这样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促进节能减排的生动实践,让人深思。

缺乏民意基础和科学论证、试点的公共政策,以及公共资源配置的过于集中,往往会增加广大民众的生活成本与压力,而这些成本和压力通过民众活动的传导,又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对汽车的大量甚至过分的使用便是一个例子。

因此,不合理的公共政策,不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引导人们采取了不合理的行为,这也是产生雾霾的一大原因。

鉴于目前严峻的治霾形势,在每一项公共政策出台前,在每一种公共资源配置前,很有必要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将“是否有利于节能减排”放到最为重要的地位加以考量。换句话说,环评,需要更深、更广,涉及方方面面。

在我国,对于雾霾的危害,广大民众是有共识的,脱销的口罩便是明证。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再纠结,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