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减产打幌子减排做手脚 雾霾治理难堵企业排污漏洞

2014-02-26 17:15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烨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防治脱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困局

排污监测设备形同虚设

“企业都在耍猫腻,减排在做手脚。我们在正定县金石化工公司暗访时发现两个烟囱都向外排烟,但第二天明查时,企业则称部分设施故障,当日停产。”华北督查中心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他还表示,经检查发现,该企业所购买的脱硫装置实际上并没有安装在线监控设施,而另一方面,该企业仍保留原有烟道,留有旁路,检查的时候停,不检查的时候仍然利用这个“口子”排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一些企业有些生产设施不符合产业政策,但是被检查时仍然在照常生产。该停产的没有停产,该整改的也没有整改到位。

而很多地方环保在线监测设备基本形同虚设,数据失真情况严重。新乐市东方热电有限公司脱硫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监测数据混乱,特别是当实地测量其烟气出口数据时,却发现和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显示的数据有明显差异。

“一来就停,一走就干”。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曾因为超标排放被勒令停业整改的霸州市鑫鑫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在督察组回访时仍在进行生产。霸州市人民政府则称,因市场问题2013年之前该企业曾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但经过多次整改排污一直不达标,由于企业产能落后,已经被列入淘汰产业计划。

此外,在新郑市恒益瓷业和新郑福华钢铁集团,督查组在出示证件要求对企业进行检查后,企业门卫均以“主要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检查,将督查组拒之门外。在登封市铝庄碳素厂,相关负责人阻挠执法人员拍摄取证。

对策

应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

记者了解到,在20日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后,21日中午,预警级别上调至“橙色预警”,这是针对雾霾今年启动的首次“橙色”预警,表明雾霾污染已经超过严重污染警戒线。

为治理雾霾,国家去年继重磅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环保部同时与31个省市签订大气治理责任状,一旦完成不了治理雾霾的目标,地方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现实似乎给“如火如荼”进行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浇了一盆“冷水”。京津冀地区作为治理的重点区域,其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6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北京、邢台、张家口、石家庄、邯郸、廊坊、保定、阳泉、唐山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

“我国G D 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实际上雾霾的根源,就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污染物总量已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沿袭着一条重化工业、大投资、能源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而这也是一条高能耗的重污染之路,这是造成环境灾难的直接经济原因。

“除了工业企业自身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外,一般而言像电解铝、钢铁、水泥等产业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电力等,包括运输等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耗费的能源和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小觑。”中钢协一位内部负责人对记者说。以钢铁为例,中国年产钢铁量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数亿吨煤,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对记者说,数据监测失真,烟囱里冒着黑烟,当地政府真的不知道?实际上很多时候,政府为了经济考虑,往往睁一眼闭一眼,成了保护伞,而这里面地方环保部门也存在很多权力寻租问题,企业只要“伺候”环保部门人员,往往总能网开一面。

在柴发合看来,政府必须要启动更加强有力的治理和问责,通过加快立法,加强企业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并真正落实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制,才能够真正把产业结构矛盾调节过来。他认为,目前出现的严重雾霾恰恰说明,尽管我们对雾霾启动了多个应急预案,也做了一系列部署和努力,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机动车数量庞大带来尾气污染严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没有真正破除利益阻碍,成为目前雾霾治理见效缓慢的根源所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脱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