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市场正文

设千亿基金推第三方治污

2014-03-03 09:2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李彪关键词:国电清新脱硫电价文一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府财政直接补贴,推动了污水处理、脱硫脱硝等企业的发展,然而,财政补贴额度的不断加码,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效果。

3月2日,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主办方发布《环境商会“两会”提案材料汇编》,提出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设立千亿基金用于清洁空气和水。

记者留意到,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在见面会上表示,第三方治理应由政府来推动政策加码,但是,不应该再加大财政补贴。

建议设立清洁水、空气基金

此次,环境商会的“两会”提案主要包括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市政公用事业PPP机制进展及建议等内容。

实际上,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据了解,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排污成本,也能降低政府的监管执法成本。

环境商会认为,大力推行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新思路,正当其时且势在必行。

在切实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中,环境商会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设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政府制定工业污染治理门槛价格、引入第三方中介支付机构、实行负面清单制度。

其中,在设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部分,建议国家从排污收费、专项污染治理资金、国有资产拍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每个基金分别500亿元规模。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将优先贷款给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或环保企业。

不过,桑德集团董事长、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表示,500亿元肯定是不够的,只是起到政府财政引导作用,环境治理工作越往后越难,需要有顶层的资金支持。

不应再继续加大财政补贴

第三方治理,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并不陌生。2007年,我国率先在燃煤电厂烟气的脱硫领域提出特许经营的模式,这也被业界认为是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尝试。

据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介绍,“国家从2007年开始对发电企业的脱硫采取特殊经营的方式,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第三方治理,但是,现在推进得非常难。在试点之后,没有再真正有效推行起来。”

推行的难度大,主要还是来自于排污企业的自身意愿不强。因为,按照国家对火电企业发电的补贴政策,火电企业一旦交由环保企业负责其烟气的脱硫工作,脱硫电价补贴的收入将不复存在。

很明显,这部分的补贴规模对于火电企业而言不容小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前几年煤炭价格较高的时候,一些火电企业就是通过偷排来骗取国家补贴,实现盈利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电清新查看更多>脱硫电价查看更多>文一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