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绿色神华”如何炼就

2014-03-04 13:15来源:瞭望 记者:尚前名关键词:燃煤机组发电企业神华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色”煤炭的环保使命

翻看神华的履历,从1995年10月成立至今,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煤炭经销商。企业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神华集团共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1家,生产煤矿62个,在册员工27万。生产原煤和销售商品煤分别完成4.6亿吨和6.5亿吨,百万吨死亡率0.004,自营铁路运量3.9亿吨,发电3344亿度,港口装船1.66亿吨,航运装船量1.2亿吨,各类油品化工品产量1259万吨。2013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8位。

不过,神华最感骄傲的则是自己“绿色”煤炭的产业升级。“中华环境奖”、“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同时也让本刊记者感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传统观念中的“环保高危企业”竟然近年来接连获得了多项与环保有关的荣誉。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这主要得益于集团长期以来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和经济指标一样重要的发展目标,同步推进。”当记者提出这样的疑惑时,孟坚提供了一组数据:

2013年关停70台工业生活锅炉,总计蒸发量394.25吨/小时;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约2.7千克标煤/吨,选煤电力单耗约2.9千瓦时/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原煤入选率达到79.5%(不含褐煤),远高于全国原煤56%的入洗率,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供应洁净煤约2.3亿吨……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能源企业,神华集团在努力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始终牢记企业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将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的发展目标。”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玉卓向本刊记者表示。

2012年10月,神华集团与国家环境保护部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覆盖煤炭、电力和煤化工3个产业,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项总量指标和67项重点减排项目,涉及65个电厂172台机组、76个煤矿528台锅炉及29家煤化工企业。

多措并举打造“绿色企业”

在保证能源供应、实现企业成长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神华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对此,神华集团的思路是,充分发挥跨行业、跨区域、一体化运营的集群优势,积极推进管理与科技创新等工作,通过采取持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挖掘技术空间、强化管理与考核、加强环境治理等方法,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推动企业和行业的绿色升级。

对策之一,是实现“超低排放”。“所谓"超低排放",即通过改造,使得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张玉卓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攻克一系列重点技术。

为此,神华集团提出在开发领域建立8个技术平台,在转化和利用领域建设7个技术平台。其结果是,煤炭开发外排水资源量,从75%降到15%;重大灾害预警时间降至5个小时以内;90%以上的硫回收;脱硫效率达到96%以上;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脱汞效率在70%~90%之间。煤和天然气转化的效率不小于65%,水耗降低60%以上,一氧化碳转化率在85%到95%之间等。

对策之二是加强绿化。大柳塔煤矿隶属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被誉为神东千万吨矿井群的“孵化器”,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作为神东矿区最早建成的千万吨矿井,它为神东逐步形成建设现代化煤炭基地的模式起到重要作用。

据介绍,该矿建矿初期,井区植被盖度仅为3%左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于是神东煤炭集团针对性地创新出了“三期三圈”的建设模式:在开采前将植被盖度提高,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地表生态环境对采煤沉陷影响的抵御能力;在开采中创新生态保护性开发技术,减小采煤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在开采后建设沉陷区生态经济林(沙棘)基地、微生物基地和生态经济(野樱桃)示范基地,在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区形成“开采一次性煤炭,建设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目前,该地区的植被盖度已经达到了60%~7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机组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神华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