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人物正文

一个“80后”煤炭工人的履职故事

2014-03-04 14:35来源:新华网 记者:侯丽军 王菲菲关键词:煤炭企业董林两会快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80后”人大代表,董林自身的成长经历使他对青年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异常关注。

2000年,高中刚毕业的董林就来到太原一家饭店打工。当年年底,恰逢西山煤电公司招工,董林便以农民合同工的身份进入杜儿坪矿。

14年间,董林凭借努力和钻研,从一个只会注油、递工具的学徒工,成长为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山西省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毕业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大到掘进机的构造、电器设备及各种功能,小到机器内部的上千个零部件,董林了如指掌。听一下机器运行的响声,摸一下机器的温度,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是哪里出了故障。

然而,在中国众多企业和工厂里,像董林这样技术过硬的骨干人才正在严重流失。董林所在的杜儿坪矿三采区掘进一队目前有80人,其中青年人占一半以上。但在这个80人的团队中,只有4名高级技工,1名技师。

“每年都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退休,但补上来的年轻人却顶不上去。”董林说,一些分配来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看不起井下工作;还有一些技校生技术操作能力差,无法胜任岗位的要求。

董林认为,要想尽快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建立一套技师、高级技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让知识、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比如,对评上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员工,每月予以一定津贴。

“如果能做到收入与职业资格挂钩,不但有助于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更能激发青年技术工人学习技能的热情。”董林说。

作为一名从煤炭行业走出来的“80后”基层人大代表,董林对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始终和他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关注前辈,照拂后辈,在对两个“差距”的思考中,他也无形中触摸到了时代转型的脉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董林查看更多>两会快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