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报道正文

完善治理和监管机制 多管齐下防治大气污染

2014-03-10 16:33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防治降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治理雾霾的根本是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优化电力能源结构和布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表示,我国目前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煤炭的一半又用来发电,造成污染严重。解决之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集约开发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二是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即“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

董恒宇则认为,应该明确企业特别是煤电化工企业是治霾的责任主体,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进风力发电能源消耗统计办法,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大力推进北电南送,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优化全国能源配置格局。

“在能源领域最核心的防治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贺禹表示,国际公认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明显。

“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贺禹介绍,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

“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必将消耗大量清洁能源。”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国家应将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于增加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储备,以解决我国清洁能源储量少,难以满足应急之需的问题。

科技支撑大气污染治理

在环保部日前召开的《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启动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承,“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多位政协委员表示,治理大气污染还需要科技作支撑。

“治理大气污染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资金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孙太利表示,应该打破地区界限、行业界限、国家界限,力争把最好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污染治理上。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要增强环境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加快发展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和服务产业。他建议中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治理大气污染,通过国家的投入带动地方的投入、企业的投入、社会的投入。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主委成岳冲看来,在大气污染全局治理技术上,应建立全国性的大气扬尘抑制系统,控制扬尘与降尘、收尘并重,保障城市环境的基本健康。“可采用人工降水的方法,利用已有城市资源,定期将城市大气用降水的方法进行过滤,降下的浮尘必须回收,以免造成二次污染。这样的工程可以先在局部地区示范,然后推广到全国”。

“在战略布局上,可以考虑成立中国永续发展研究院或生态灾害应对工程研究院。该研究院可隶属于国务院或中科院,属于智囊型机构,研究大规模治理大气污染等环境灾难的工程技术,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权威和客观的智力支持。”成岳冲表示。

董恒宇则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专业智库,鼓励建立民间和地方性智库,共同进行治理大气污染的创新性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降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