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财经正文

环保产业投资:你准备好了吗?

2014-03-17 14:07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顾慧妍关键词:脱硝环保土壤修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PE/VC:前景巨大 注重跨界投资

据清科数据显示,2012年,清洁技术行业共有131起投资事件,涉及总额达10.17亿美元。其中,环保产业的投资案例61起,投资总额5.26亿美元,占比超过全行业的1/2。仅按“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保守估算,2015年,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8亿美元。另据清科不完全统计,去年内,到10月底,全国各大风投机构已向环保节能公司投入超过2亿元。

“2013年PE/VC对于环保领域的投资很活跃,投资案例超过120个,其中公开的信息有32宗,涉及金额22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盘子,其中的领域划分非常细。从这些细分领域来看,2013年PE/VC主要投资方向集中于水的处理,如对污水、市政用水的处理,这个领域内的投资就涉及11宗约9亿人民币,可以看出,这个领域在未来是比较有前景的。而在清洁能源方面,由于基建的资金需求比较大,再加上政策的支持,PE/VC也是比较关注的;除了以上两部分,比较活跃的就是固废(垃圾处理、废电脑、高科技产品废品的处理)项目,以上三部分的投资占了整个环保产业投资的80%。”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新能源行业主管合伙人廖志威说。

纪源资本合伙人于立峰则认为,过去的环保产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处理方面,这是业内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行业。而土壤修复方面则显得较为单薄,即便是行业内表现较为突出的企业,其体量也不是很大。关于PM2.5的,也是这两年才有。综合以上领域判断,整个环保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当水处理领域已经没有办法给予PE/VC惊喜时,他们正在寻觅新的投资领域。其中,固废、大气治理、土壤修复、脱硫脱硝等领域正在获得更多的关注。

于立峰比较看好固废与重金属回收技术领域的投资。他认为,由于中国过去粗放式的生产、开采技术,使得很多固废中存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如果能够拥有一种低成本的高效的金属回收技术,那么将会拥有巨大的投资前景。“目前用固废与重金属回收技术成本较高,并且受经济长周期的影响,金属价格的不断走低,使得投资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故而,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种高效的低成本的技术,我必定会关注。”于立峰说。

除了以上技术,环保产业领域的跨界投资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商业模式+技术

虽然有大量的创业者和资本涌入,但环保产业很难重复新能源的老路,在短短几年内出现爆炸式增长。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个产业的拉动超过60%的因素取决于政府政策,且大多数环保项目(市政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市政垃圾处理等)的买单人是地方政府。产业发展速度受制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尽管目前政府的政策是利好的,但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细化政策的出台,因此,这需要一段时间。而另一方面,环保产业中大部分是服务类、工程类的企业,牵涉到研发、谈判、实验等一系列环节,这都需要时间,因此不会出现爆发。

当然,这并不是说行业依旧会匀速发展,市场空间正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在扩大。“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已经达到1.3万亿元,占GDP1.6%。按照政府的说法,“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的投资将达5万亿元。从领域来看,在大气、水、土壤、固废这些细分领域中,都有巨大的空间孕育出行业巨头。福建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Hareward Cheung称:“未来五年、十年国家最大的产业就是环保产业。”也有投资人预测,到2015年,一定会出现5到6家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

那些能够在未来几年市场扩容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直至成为行业领军者的企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好的商业模式及市场和渠道拓展能力,二是掌握具有一定壁垒的技术。

以上两方面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必备的,只是针对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侧重。

按照简单的逻辑来看,如果在一个投资相对比较热或者较为饱和的领域中,投资人更多地会关注商业模式或者市场,因为在这些领域中,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惊喜程度一般,当然也不排除会有突破性的技术出现;而在某个投资相对不太旺盛,如固废与重金属回收领域,这个领域需要一些技术来突破行业发展的壁垒,故而投资人会更关注于技术,但也不是说市场与商业模式不重要。

如污水处理企业中持水务能够获得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拥有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其中资产、重服务、区域经营的商业模式,能够在特定的域内,把量身定做的环境服务、适用的工程技术、本地化的人才组织和环境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有效组合起来,以长期服务为核心和纽带,以投资为杠杆,帮助地方政府持续改善环境。这个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获得更高的资本收益率(资本投入相对低),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注重全方位提供环境服务),更加融合了资本、技术和长期管理。

中国绿色科技高级分析师林骏达认为,目前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重要问题,市场格局竞争激烈,行业还未做成熟就已经停滞。“从商业模式和技术角度来说,应该催生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技术、融资和后期的运营管理要打包解决。”

与中持水务不同的是,安洁士获得投资的原因在于突破了石油工业领域中压裂废水的处理技术。安洁士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文意告诉记者,安洁士作为第一家攻克压裂废水处理技术的企业,较之于竞争对手,至少领先一到两年的时间,而安洁士则可以在这个领先速度下,快速占领市场。

对此,于立峰建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调整战略。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未来技术加服务的商业模式一定是一种趋势。

2014年:整合的年份

有投资人认为,当环保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拼的是资本整合能力,通过兼并收购形成行业中的大公司。这种趋势在2014年初已经出现了端倪。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仅从去年12月以来,即有超过10家节能环保公司因为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如天瑞仪器、瀚蓝环境等公司都相继发布公告,拟收购非上市环保公司股权,并购已在环保行业掀起热潮。据广证恒生统计,2012年,环保上市公司并购项目仅有17个,被购标的总资金规模仅12亿元,而2013年前三季度,并购项目达到28个,涉资规模达到99亿元。2013年四季度,并购力度进一步加码,分别涉及11个项目、金额56亿元。

对于环保行业掀起的并购潮,平安证券分析师于振家认为,IPO周期大门关闭已久,排队数量众多。这意味着如果环保公司寻求IPO,不但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要付出很高时间成本。因此,众多公司选择被并购或者借壳上市,成为今年环保领域的重要主题。在IPO趋严、环保投资热度不减的局面下,环保领域并购重组案件将持续上演。对上市公司来说,选择合适的标的积极推进收购,不仅可以快速实现外延扩张和优势互补,也是公司进行配套融资、减小财务压力的契机。

有研究人士透露,目前节能环保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向主要有三个: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多元化,另外存在一些混业并购的现象。

实际上,在行业并购潮中,细分产业中具有充足项目运行经验以及商业创新能力强(获取订单的能力)的公司有望获得先机。银河证券报告认为,项目运行经验、商业创新能力是考量环保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水处理产业链、生活垃圾处理产业链上的优势公司,以及工业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完善及创新,并挖掘具有相关项目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公司,都值得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