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环评不应沦为牟利工具

2014-04-03 10:13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环评环保部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评机构质量参差不齐,提出的环保措施企业愿意负担吗?为减少成本通过环评,建设单位就让环评机构造假。环保局重审批轻审核。还有只重视经济增长的行政长官意志,环保卡一下,市长会让环保局好看?这一切真的只是环保机构的事吗?”网民“淮安”说。

网民“黄一”说“建设单位是环评机构的衣食父母,且环评处于卖方市场,指望环评机构主动挺起腰杆,对建设单位不合理的意见说‘不’非常困难。一些行政主管部门要么囿于人手不足,无力承担起严管责任;要么屈服于地方政府压力,主动给环评乱象开绿灯;甚至将权力变现,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共享畸形的‘环境红利’。”

强化问责阳光评估

网民“胡印斌”指出,目前,环评机构的环评经费高度受制于建设单位,很多环评机构本身又与建设单位属于同一系统,这必然导致环评机构所做出来的环评报告,多沦为项目必然可行的报告。因此必须真正让环评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网民“凌儿”表示,要树立环评的公信力,还必须强化问责。当发现环评造假时,对环评单位,不能仅仅轻拍两下屁股作为处罚,对造假项目要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审批机构等相关单位也要追究相应责任。

网民“黄一”认为,环评只是一个环节,后期还有评估部门、审批部门在把关:审批、施工、验收。要是他们守土有责,那些带“病”的环评报告就不可能通过,环评机构与建设单位的私下勾兑就不会得逞。

网民“晴川”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事出建设单位,但却是公共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任何公共决策、评判等,从方案制定到最终出笼,都应有公众全程参与,阳光评估,随时接受监督质询。日前PX项目屡遭抵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百姓认为项目立项、环评、建设等信息不公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