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访谈正文

张运洲:电力将扮演能源生产方式变革中心角色

2014-04-15 09:08来源:中国电力报 记者 朱怡关键词:国网能源研究院输电张运洲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张运洲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用电与节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与管理工作,曾任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发展策划部副主任。曾参与国家电力发展“八五”、“九五”及“十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完成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锦屏水电站输电方案论证等一批大型电源输电系统规划论证工作;承担了包括《全国联网规划研究报告》等重大研究项目。

记者:您认为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煤炭及燃油关系大吗?

张运洲:从大的方面看,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二是气候异常,静稳天气明显增多。第一点不必多解释,第二点的具体原因在于近年来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极端静稳天气增多,近地层的大气活动减弱,削弱了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加剧了污染物在近地面区间的沉积。

从源头上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直燃煤比重过高是引发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占66%以上。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37.6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25亿吨标煤,占全世界当年总量的近一半。此外,城市机动车燃油排放也是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据有关研究,某些大城市PM2.5污染源中,大约20%~25%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

记者:什么是“能源生产方式变革”?它的详细内涵应该是什么?

张运洲:在传统能源开发方面,要从粗放、浪费、环境破坏严重的生产方式向精细、集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转变。在开采环节、加工环节、储运环节都应采取相应措施。

在结构调整方面,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由“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的能源生产结构向“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并重”的生产结构转变,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缩短这个过程,逐步增加清洁能源比重。

记者:什么是“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它的详细内涵应该是什么?

张运洲:能源消费方式变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应扭转当前以粗放供给满足全部需求的状况,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二是应逐步提高终端能源中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降低终端燃煤比重。三是能源消费模式由单向用能向双向互动转变,智能化、互联化应当是发展方向。

记者:“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有何重大意义?

张运洲: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在我看来就是要着力改变当前能源与环境对立冲突的发展状况,由损害环境、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向改善生态、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变革有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尽快遏制雾霾大范围长时间蔓延的态势,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二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由“重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三是以能源科技创新为牵引,不断提高能效,一定要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下来,控制能源对外依存处于合理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四是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电气化交通的发展建设,引导新的生活方式。

记者:我国应该怎样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变革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张运洲:我认为,关键是坚持电力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电力的清洁绿色发展作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着力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首先要制定总体战略和实施步骤,全社会都应提升理念,凝聚共识。变革的进程一方面取决于科技突破,社会可承受的成本;一方面还要依赖财税政策、价格机制等激励政策和制度设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能源研究院查看更多>输电查看更多>张运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