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风电一周要闻回顾(4.14-4.18)

2014-04-18 13:3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并网风电设备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深度解读:风电产业短期盈利无望前期投资成豪赌

一、风电行业窘遇频繁,壁垒难突破

1 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市场萎缩

为了避免产能过剩,国家当时出台的文件称,将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同时,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整机制造厂。但是何为盲目扩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也为80多家厂商大规模扩张产能提供了机会。今年上半年,全球风电机组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30%。2013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呈下降趋势。

2 风电并网、消纳瓶颈难破

由于五万千瓦以下级风电项目甚多,其风电项目配套规划不够完善导致并网困难。另外,消纳严重制约行业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约1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超过330万吨)被限制发电而损失。目前,全国用电中风电电量仅占1%。

3 前戏太长企业倒在等待盈利前夜

面对寒冬考验,风电产业链上六成企业出现利润下滑。风电设备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业绩领头变脸,利润缩水逾七成。据华锐风电2011年年报披露,净利润同比下降72.84%。实力不足的企业已经站在生死边缘,而有实力的企业则纷纷选择在弱市中调整战略,以适应来自于外部的环境变化。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详情点击>>

风电设备制造发展困难重重摆脱价格战又遇回款难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走得并不容易。从事故频发、恶性竞争到价格大跌、产能过剩,从兼并整合、技术升级到政策扶持、行业回暖,短短几年时间,风电设备行业经历了一系列“过山车”,虽说经历了迷茫与阵痛,但却也是行业不断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某种缩影。

“继去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回暖后,今年风电装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各大风电投资商排定的2014年年度建设规模总量接近2500万千瓦,实际装机可能达到2200万千瓦,这是目前业内普遍形成共识的规模,较2013年装机规模增长40%~50%。”明阳风电董事局主席张传卫如是说。2013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约1600万千瓦,今年国家规划装机1800万千瓦,在弃风限电改善和补贴到位的背景下,实际结果可能会远超预期。

低价竞争顽疾将终结

“2012年,风电设备造价一度跌到3000多元/千瓦,这种价格水平下,设备企业很难保证基本的服务以及质量。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与淘汰,风电设备的价格已经回到了一个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都可以接受的水平。”陈军表示,国内的风电企业整合虽未完成,但是风电设备的价格应该不会再出现恶性竞争状况。

详情点击>>

云南风电利用小时领跑全国的启示

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据中,有一项数据尤为醒目:2013年,云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排全国第一,达到2919小时,而去年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只有2080小时。

超过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839小时,而且是在风资源并不特别出众的云南,这背后有什么玄机,又能给全国风电消纳带来何种启示呢?云南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为解决新能源发电功率难以保证平稳的难题,开展智能微网和超导磁储能技术研究;优化风电并网管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升调度管理水平,打造南网首个风电调度示范管理基地。

推进超导磁储能建设

据国家能源局201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2080小时,较2012年1929小时增加151小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创200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云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排在全国第一,达到2919小时。

据云南省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场规划报告显示,云南全省可开发风电装机达3300万千瓦以上。目前云南建成投产的风电总装机仅占可开发总规模的5%,云南还有95%的风电资源可开发利用。近年来,云南省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截至2014年1月云南电网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66.5万千瓦,较2008年首次实现风电并网增长了21倍。

如此快速增长的风电装机,如何保证并网过程中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云南电网首先想到的是运用科技的力量。

详情点击>>

储能能否突破瓶颈开发整体价值链?

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于8月6日正式发布,规划指出到201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9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4亿平方米。

7月9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其以深圳宝清储能站试点工程为基础的“兆瓦级电池储能站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专业鉴评。而于去年投入使用的国内最大的储能示范项目河北省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运行半年多。

“一些风电并网导则中要求风电场具备有功功率控制和系统调频能力,这会造成风电场出力下调从而影响经济性。”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迟永宁博士向记者介绍,“在送电端电网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则可在通道阻塞的时候储存能量,在通道负载率较低时释放能量,调整频率和提高输电通道的利用率。”

的确,储能作为提高电网柔性、提高本地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相对高压跨省跨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调峰调频机组、负荷端管理来说,有着调峰调频能力强、方便电网调度、减少备用机组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选择多、施工安装简便等优点。

然而,储能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接入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是否能突破瓶颈,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详情点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并网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