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哈萨克斯坦的核燃料供应链之梦

2014-04-21 09:10来源:中国能源网关键词:天然铀核燃料哈萨克斯坦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世界头号天然铀生产国,哈萨克斯坦的核抱负远不止于核原料生产。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Kazatomprm,简称“哈原”)早就制定了建设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试图将其核业务从天然铀生产扩大到铀转化、浓缩和燃料元件制造,直至核电建设和运营。虽然在建立核燃料供应链的过程中,哈萨克斯坦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其目标始终未变。

哈加协议助推造梦计划

2013年11月13日,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工业与新技术部部长伊谢克舍夫与加拿大外交部部长贝尔德代表两国政府签订核合作协议,为两国间进出口核原料、设备和技术奠定了法律框架。同时,该协议的签订将推动哈国建立本国核燃料供应链的计划。

哈原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铀业公司董事长表示,哈萨克斯坦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国内可能建造的一两台核电机组的需求,而是要以该国丰富的天然铀资源为基础,在全球核燃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自2009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一直是世界第一大产铀国。该国铀产量的增长速度极快,从2001年至2012年增长近10倍,达到2.1万吨铀,占当年世界天然铀总产量的约37%。随着一些矿山在未来5年内纷纷达到额定产能,该国铀产量还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其实际产能最终可能会达到2.3万~2.5万吨铀/年。

加矿(加拿大矿业能源公司Cameco)总裁吉泽尔称,两国已在天然铀生产方面合作了若干年,核能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双方进一步扩大核能合作奠定了基础。加矿于1993年进入哈萨克斯坦,目前控制着英凯(Inkai)合资公司,产能为2000吨铀/年,计划最终产能为4000吨铀/年。吉泽尔称,加矿计划未来向哈国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资金。

在铀转化方面,其实哈原早在2008年就与加矿建立了乌尔巴转化合资企业,旨在建设一座1.2万吨铀(UF6)/年的转化设施。但是,后来谈判陷入僵局,项目不了了之。到了2012年,哈原转变策略,将合作意向变为建设一座6000吨铀(UO3)/年的精炼厂。2012年5月,两家公司签订备忘录,加矿同意向哈原转让UO3生产技术,即铀精炼技术。

根据双方2012年10月签订的协议,哈原和加矿将共同出资约2亿美元,利用加矿提供的技术在哈国乌尔巴冶炼厂建设一座铀精炼设施,设施产能为6000吨铀(UO3)/年,将能够满足约40台核电机组的转化需求。合资公司将由哈、加双方各持一半股份。该项目计划在2014年启动可行性研究,于2018年开工建设,2020年投运。此外,在UF6生产方面,根据协议,哈原拥有“二选一”的权利:在5年内有权允许采用加矿的铀转化技术在哈国建设一座铀转化设施;通过谈判达成一份每年由加矿向哈原供应4000吨铀转化服务的协议,或者哈原在3年内可选择在加矿的加拿大铀转化设施中持有1/3股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铀查看更多>核燃料查看更多>哈萨克斯坦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