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技术正文

百问三峡(三)——三峡枢纽工程

2014-04-24 09:0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三峡工程三峡枢纽三峡大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7、三峡枢纽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有哪些重大创新?

三峡枢纽工程千年大计、国运所系,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在保证枢纽工程质量方面进行了多项重大创新。

质量管理体系创新:一般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行业主、施工和监理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三峡枢纽工程属于特大型工程,工程质量更加重要并受世人关注,故专门设立了质量总监办公室,负责全面协调和质量监督工作,形成了四级质量管理体系。为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国务院三建委成立了代表国家的质量检查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权威专家组成,钱正英院士为首任组长,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质量专家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保证三峡枢纽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为了使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每一个单元工程都达到一流质量,成立了水文气象中心、安全监测中心、混凝土和原材料试验中心、测量中心和金属结构检测中心等五大中心,加强质量检验和检测。对设备制造实行"监造",聘请了"洋"监理对国外机电设备制造厂商进行"监造"。

质量文化创新:不留工程隐患,是三峡工程质量的最低标准,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原则。三峡工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不论大小,都要执行"三个查清":查清原因、查清处理措施是否落实、查清责任人或单位是否受到了教育或处罚。并要记入施工单位的档案中,定期予以评定;对发生工程质量缺陷或事故而隐瞒不报的施工单位,进行严厉处罚,并取消其今后的投标资格。

三峡工程建设始终坚持"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双零目标,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随着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提出"零质量缺陷"、"零安全违章"的更高要求,努力争创"一流的工程、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

质量标准的创新:三峡枢纽工程建设为了达到一流质量,结合工程实际和通过实验研究,参照国际、国内规范和标准,制定了适用于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三峡工程质量标准》。它源于规范,又高于规范,是一流工程质量目标的具体量化和重要体现,做到了一流工程"有法可依"。国家已将《三峡工程质量标准》确定为三峡枢纽工程验收文件之一。

管理手段创新:三峡枢纽工程建立了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各参建单位共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程质量信息即时反馈系统。质量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检查和抽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或苗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或纠正,加快了工程质量信息的反馈速度,增强了控制力度,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

三峡枢纽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了一系列创新,保证了整个工程质量总体优良。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第15次到三峡工地现场检查后认为:三峡右岸大坝是没有裂缝的混凝土重力高坝,创造了世界奇迹。目前,三峡枢纽工程已历经水库蓄水和泄洪的考验,枢纽建筑物、基础的变形、应力以及渗流等各项测值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建筑物运行性态正常,为我国今后大型或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质量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38.三峡枢纽工程建设有哪些科技创新?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工程建设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在17年工程建设中,三峡工程建设者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集成创新贯穿了三峡工程论证、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截至2011年年底,三峡枢纽工程获得了20多项国家科技奖励、200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和700余项专利,建立了100多项工程质量和技术方面的标准。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生态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方面:首创了混凝土骨料二次风冷技术,创立了一套大容量、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混凝土温控生产体系;在两次大江截流中,针对流量大、水深、进占堤头坍塌严重的难题,创造性地采用了深水平抛垫底措施。在围堰防渗施工中,通过技术集成,探索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水下防渗施工技术。在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显著减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三峡船闸建设中,取得了直立高边坡开挖、岩体锚固、船闸输水、超大规模人字闸门安装等几十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

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技术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了水轮机水力设计、定子绕组绝缘、发电机全空冷与蒸发冷却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70万千瓦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全部国产化,跨越了与国外30年的技术差距。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方面: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制定了高精度洪水预报与生态联合调度规程;建立和运行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为工程建设、运行中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数学模拟计算、实体模型试验和原型监测分析,成功提出了泥沙问题的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成功开发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和"电厂运行管理信息系统(ePMS)"等。

三峡枢纽工程在科技创新上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不但保证了三峡枢纽工程的顺利建成,还使我国由水电大国跃升为水电强国。

知识链接:洪水预报

依据已知的信息(降雨、蒸发、水位、流量、冰清等)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洪水状态(流量、水位、冰清、旱情等)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称洪水预报。洪水预报内容一般包括洪峰水位(或洪峰流量)、洪峰出现时间、洪水过程和洪量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三峡枢纽查看更多>三峡大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