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工业节能评论正文

各方剖析节能减排部分指标拖后腿现象

2014-04-24 13:01来源:新华网关键词:节能减排徐绍史环境保护工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本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我国2011-2013年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规定的6个约束性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率前三年分别只完成五年总任务的54%和20%,与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纵观“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情况,为何节能减排等指标总是拖后腿?一些地区为完成硬指标在最后冲刺阶段会不会再度上演拉闸限电等特别手段?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据徐绍史介绍,过去3年全国节能减排取得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纳入约束性指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虽然在减少,部分指标有好转,但在多种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出环境容量的情况下,现阶段还难以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徐绍史说。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张,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对煤炭等化石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远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有增无减的雾霾等污染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巨大。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11.6%,但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54%的水泥、45%的钢。2013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达65.9%。一些地区能耗强度(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一些落后技术设备仍在使用。

GDP崇拜弱化节能减排硬约束

在徐绍史看来,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重要因素。

“有些单位和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GDP软指标硬化,节能减排硬指标软化,喜欢‘做加法’,热衷上项目、铺摊子,认为节能减排是‘做减法’,对节能减排‘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个别地区能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大幅上升,拖了全国的后退”。徐绍史说。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化说,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对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关系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认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节能减排并不是硬任务。因此,想方设法完成经济增长目标,而对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完成并不在意。只要能拉动经济增长,上什么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都无所谓。如果这一势头不得到遏制,那么我国雾霾消除的目标就将遥遥无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减排查看更多>徐绍史查看更多>环境保护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