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智能电网或成消除雾霾的突破口之一

2014-04-28 16:24来源:中国联合商报-刘末关键词:特高压输电治霾西电东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2014国际智能电网行动网络(ISGAN)上海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智能电网的核心任务就是把能源转换成的电能,尽可能安全、可靠、经济地输送给用户,确保环保减排,消除雾霾,增加社会福利。”这预示着智能电网或成为环保减排消除雾霾的突破口之一。

发展智能电网迫在眉睫

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是智能电网网架坚强的基础,是能源互联网的首要组成部分。

3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喻新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特高压,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服务清洁能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我国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突出,当地大规模集中建设煤电是重要原因之一。雾霾严重的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煤电装机分别超过1.3亿千瓦、1.4亿千瓦,单位国土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单位面积的大气污染排放都在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6%、56%、74%左右。PM2.5中的50%~60%源自燃煤。其中,直燃煤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电煤的排放相当,烟尘排放量接近电煤的3倍,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发电用煤虽然比直燃煤能效高、污染少,但由于耗煤总量大,在东中部地区分布集中,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针对这一污染状况,喻新强认为,发展特高压电网,以输电替代输煤,提高外受电比例,可显著改善东中部地区大气状况。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15年、2017年、2020年,跨区输电能力将分别达到2.1亿千瓦、2.9亿千瓦、4.5亿千瓦,向东中部地区输送电量则分别达到0.74万亿千瓦、1.18万亿千瓦、1.87万亿千瓦时。按此输送电量测算,届时可有效减少东中部电煤消耗3.4亿吨、5.4亿吨、8.5亿吨,而东中部地区PM2.5排放则可分别比2010年降低9.4%、15.8%、22.6%。可见,加快特高压可从源头上治理中东部雾霾严重的问题。对此,喻新强建议将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由于我国70%以上的煤炭、水电、风能、太阳能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而能源负荷中心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分布的不均衡,使我国很难依靠传统电网满足东部、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输电查看更多>治霾查看更多>西电东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