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拷问锂电池 原材料产地污染大揭秘

2014-04-30 09:59来源:OFweek 锂电网关键词:锂电池石墨污染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频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公司和电池厂发生多起业务官司,这更加剧了企业客户群的萎缩,企业走进了一个“价格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难以保证”的恶性循环。2013年,TF业绩仅仅在4000多万元,对于一个投资两个多亿的老牌企业,其财务指标可想而知,这也给当初抱着“赚大钱”梦想的7个股东(包括基金)当头一棒,业绩不佳,股东内讧,基金逼宫,管理团队与股东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只有走资产重组一条路才能起死回生。TF的失败,宣告在隔膜行业,单纯以价格为竞争武器的模式是失败的。

SA又是一种和TF相反的“中国式失败”。SA的团队是来自5位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的化工博士,在国外已经有了相关技术的基础,看到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在2009年毅然回国创业。然而,长期在美国公司工作的几位博士对中国的市场竞争模式并不了解,还是沿袭了美国式的发展思路,即用小生产线把产品做精,再吸引风投投资大生产线的方式,所以该公司选用了一条宽度仅1米的同步法湿法生产线,经过近两三年的试验,产品于2012年面世,产品质量达到国内中高端水平,但此时隔膜降价的大潮已经不可避免,由于产能太低,造成每平米的成本达到6元以上,国内大的电池企业如ATL、力神嫌其产能低、规模小,不愿合作,小电池企业又嫌其价格高,所以几乎没有向市场上推出多少产品,开工之日就成了企业停产之时,原先的投资方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看到隔膜企业赚钱如此漫长之后,也不愿意再投资,公司已停产多时,只有等待投资方来收购。

以上两家企业的案例再次印证,同一般行业相比,隔膜行业是一个技术含量高,需要高投入,需要漫长等待和煎熬的行业,急功近利肯定会马失前蹄。企业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技术、做好品质,在此基础上兼顾成本,才有可能逐渐突破跨国公司的垄断。

今后几年,将是国内隔膜企业大洗牌的时候,我们列举以上两个实例,就是希望我们国内的隔膜企业多借鉴、少犯错,毕竟,作为跨国公司垄断多年的,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产品,我们目前已经在技术层面获得了基本的突破,下一步是如何完善技术、控制质量,在这关键时刻,我们的国人千万不要在战略上犯错误,在这个行业,价格战没有出路,质量的稳定和技术的提高才是隔膜行业的基石,要尽可能的联合,不要内战,否则,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就会被跨国公司强大的经济和研发实力所扑灭。笔者相信,凭借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会最终会完全拿下锂电池行业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

特斯拉锂电超级工厂落户美国 国产原料难受益

特斯拉动力锂电超级工厂可能落户于美国的亚利桑那、德州、内华达或新墨西哥。特斯拉的女新闻发言人利兹˙哈维斯-西恩(Liz Jarvis-Shean)表示,特斯拉(未来)不会在全球其他市场寻找建设Gigafactory工厂所需的石墨、钴和其他材料。

但是,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石墨原料“绝大部分”来自日本和欧洲市场,而且都是化学合成石墨(即人工石墨),并非是天然开采来的石墨。

编辑统计发现,目前人工石墨的主要国际供货商有日立化学、日本东海碳素、日本昭和电工SCMG、日本JFE化学、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瑞士特密高公司等。

国内上市公司中涉足人工石墨业务的公司主要有杉杉股份旗下的上海杉杉、中国宝安旗下的贝特瑞、当升科技旗下的长沙星城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所研究的锂离子电池通常是以磷酸铁锂(LFP)、镍钴锰(NCM)三元材料、以及锰酸锂等为正极,碳基材料为负极,负极用天然、人工石墨,目前动力锂电池也主要是用人造石墨。

天然石墨主要用于数码类产品,编辑对国内主要动力锂电企业使用负极材料情况整理也发现上述现象,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的确实是人造石墨。

一位锂电负极材料公司的高管表示,较天然石墨来说,人工石墨的规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好,尤其是循环寿命较长,当然其价格也相对较高。

另外,氯化钴占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成本约70%以上,但在钴资源方面,中国属于钴资源储量较少的国家,钴金属主要依靠进口,恐难以从未来的超级工厂中受益。据高工锂电统计,中国钴储量7.2万吨,仅占全球的1.0%。

人造石墨是通过高温石墨化、球化、纯化、改性等核心技术而开发的具有高压实、高容量、长寿命的先进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在技术上对石墨改性可对原始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和结构调整,或使部分无序化,或在各类材料中形成纳米级的孔、洞和通道等结构,加大非化学计量嵌入-脱嵌反应。从而能够大幅提高能量密度、延长使用寿命等。

(本文综合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证券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大智慧财经等相关媒体报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石墨污染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