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走环保新路须把握住关键点

2014-05-04 15:32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国才关键词:环保新路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14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新路核心要求在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环境质量。学习贯彻周生贤部长讲话精神,结合国内外环保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走环保新路须把握住3个关键点,即:守住发展的底线;实行底线上的倒逼;理性行进中的设计。

守住发展的底线

(一)底线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新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其解读应是“在发展中守住环保的底线,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可见,底线问题至关重要。不清楚底线,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领域就会陷入盲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并重、同步便无从谈起;守不住底线,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基本生命健康需求的满足就不可能实现。

(二)底线是什么

笔者认为,底线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产业设置、布局要符合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等)定位;二是排污总量要满足环境质量达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环境保护努力均不外乎在做上述两方面工作。一个地区的功能区划定好了,也就明确了保护什么、发展什么的目标导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搞好了,也就解决了各个功能区环境质量的达标。一个地区的产业设置、布局符合了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又满足了环境质量达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就实现了双赢,环境保护新路也就落到了实处。产业设置、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质量达标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三)从底线区分新、旧之路

我国过去发展的旧路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之路。旧路下的环保底线必然频频被经济增长所突破,即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产业设置、布局成为普遍,不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的超量排污大量存在。旧路后果有三:一是将来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很高;二是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可逆;三是待下决心治理和恢复之时,可能已经引发严重的社会公害。近年来,大气、土壤等污染加剧以及环境风险隐患频现即为底线失守的表现。

环境保护新路的核心是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并重、同步,是产业设置、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的发展之路。简言之,就是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在环境质量达标前提下、在与功能区定位不冲突前提下方可进行。

可见,新、旧之路是以保护和发展关系处理来区分,以是否守住底线为工作目标做评判的。凡未以守住底线为目标,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在走旧路;凡以守住底线为目标,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在走环保新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新路查看更多>污染物排放查看更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