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国家电网“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列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4-05-15 09:19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特高压电网建设电网投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特高压发展再提速 全面步入快车道。

近日,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据悉,该工程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即将批准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和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

当前,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已步入世界领先行列。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的特高压“两交三直”输电线路,在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水火互济、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促进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中部地区用电紧张和环境容量短缺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今年4月18日,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输电项目,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这是自今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跨区送电项目”之后,再次对跨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特高压电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鼓舞人心的表述,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特高压发展的肯定和积极支持,推动我国特高压电网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近期,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出现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本质上是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与能源发展方式“后天失调”这一对矛盾的长期积累和集中暴露。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决定了我国要实施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多次指出,治理雾霾,根本出路是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和电能替代战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战略转型。

目前,通过加快特高压输电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业内普遍认为,发展特高压,实施远距离输电,控制东中部地区燃煤机组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对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特高压”和“电能替代”成为受人瞩目的热词。能源输出、输入省份都迫切要求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统计显示,2011~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发展特高压的建议、提案达183项。另据研究显示,即将开工的12条输电通道将可为未来东中部每年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降低PM2.5浓度4%~5%。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严格的政策措施。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淘汰和替代低效、重污染的传统用能方式。随后,国家能源局提出建设12条重点输电通道,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对此进行了部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电网投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