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耗资2000万的防毒大棚背后是什么?

2014-05-15 13:52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子瑜关键词:土壤修复环保产业土壤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世界土壤都在污染,他国又是如何治污?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土壤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英国、美国、日本,但凡是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他们的治污既有明确法律依据也有明确责任人。

在英国,责任承担人是极其分明的,根据英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土壤污染清理整治费用主要由“适宜人”承担。

责任主体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土地排放污染物的个人或公司,或是在知情情况下容许污染行为发生的人,第二层级主要是当前土地所有者或业主。

原则上,第一层级承担土壤污染治理责任。通过查访后,如无从找出原始污染者,由第二层级承担。

美国应对污染事件推出的法律、并建立政府基金,有借鉴价值的法则是《超级基金法》,这部法典在指导修复全国范围内的污染地块时,明确清洁费用的承担者;规定包括土地厂房、设施等不动产的污染者、所有者和使用者应以追溯既往的方式承担法律上连带、严格、无限责任;通俗的讲,就是向石油、化工等巨头征收化工税,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场。

有些报道都盯着土壤修复是一门生意,但这更是政府的良心,解决钱的问题还需要统筹规划。治理的同时要让其他的企业明白,不能再继续污染下去了。现有的情况是,可能除了化学、物理污染之外,还有没见到的生物污染等等。 土壤修复这门中国好生意的背后,其实是在偿还发展的债。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标准,人大要尽快拟定出发强制性法律法规,让大棚这类触目惊心的类似“后现代”建筑的少一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