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光通信评论正文

国家基站公司:理想太丰满 现实太骨感

2014-05-15 15:58来源:通信世界周刊关键词:网业分离国家基站公司电力通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首先是运营模式与主导权问题。目前虽“国家基站公司”的具体组建细节还没有出台,但出台的难度已可想而知。首先,由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组建是基调,但究竟出资比例如何?是否根据出资比例确定公司主导权?国家制定的主管部门在公司中将充当何种角色(包括享受何种权力和行驶何种权限等)?公司启动运营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甚至包括虚拟运营商等)应当如何向“国家基站公司”申请资源?公司又将如何分配和调度资源?一旦资源需求冲突如何平衡等这些关键问题都依然没有确定。而这些问题都将决定未来“国家基站公司”的走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既然作为“国家基站公司”的出资人,那么在“国家基站公司”中应当充当何种的角色?如何借鉴和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避免某些电信运营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其次是资源开放与利益分配问题。按照目前“国家基站公司”的规划,除了未来新建电信基站将由“国家基站公司”承担之外,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现有通信基站、管道甚至线路资源也将逐步迁移到“国家基站公司”范围之内。由于通信基站资源在当前的通信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占据通信基站资源主导地位的电信运营商来说,无条件开放通信基站资源显然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但如果不开放现有通信基站资源,依靠“国家基站公司”的建设开站进度,显然无法满足整个通信市场的发展需要,也难以实现资源充分利用节约增效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过度保护主导电信运营商利益分配,又有可能成为不公平竞争的起点,如现在的互联网网间结算规则一般,过度保护了某些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就意味着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不免处处受到掣肘。

最后是网规网建与竞争平衡问题。目前通信基站建设的难度较大,由“国家基站公司”来专业承接这块“硬骨头”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由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规划和建设思路不同,对通信基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国家基站公司”的网络规划和建设未必能够契合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思路。当然,电信运营商可以采用部分自建、部分向“国家基站公司”租赁的方式来建网组网,但却面临内部网络管理和运营要求及“国家基站公司”管理运营成效可能存在差异的问题,甚至在复杂组网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定位模糊、相互配合不到位、响应和复通时限不可控等情况,影响了最终消费者的感知。

此外,“国家基站公司”将来会不会成为新一轮的“过度竞争”甚至“不正当竞争”的焦点也备受关注。按照设想,“国家基站公司”应当是向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通信基站,甚至管道线路等基础资源的“乙方提供商”,但一旦掌握了基础资源的“国家基站公司”是否还能够本着“乙方思维”向本应是“甲方”的电信运营商提供服务就不得而知了,特别是国家指定的主管单位不能够以科学的、市场的方式来主导公司运营,三大电信运营商作为出资方不能够很好地平衡各方面关系以实现大家利益总和的最大化,那么有可能对通信基站这项“日益稀缺资源”形成一种新的垄断,进而影响、甚至左右未来通信市场的平衡。这样的案例在某些垄断行业中比比皆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网业分离查看更多>国家基站公司查看更多>电力通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