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摇摆煤制气

2014-05-19 10:16来源:新金融观察关键词:煤制气煤化工煤制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就开始筹措煤制气项目,距离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进行项目前期工作已经有4年时间。

彼时煤炭企业还处在黄金发展期,日子过得相当红火。彼时国投新集创新提出要发展煤气一体化产业,4年时间,煤炭形势急转直下,现在发展煤制气变成了转型之举。

“尽管较早布局煤制气,但是手续审批却非常慢,主要是土地审批、环评等等手续太过繁琐。”上述国投新集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

这条缓慢繁琐的报审之路同时映射了国家对于发展煤制气的态度转变。2010-2012年是政策约束期,包括国家发改委2010年发布的《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还有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规定企业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气项目。这期间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气项目不足5个。

2013年后,煤制气项目审批的阀门才逐渐松开,国家批复了15个煤制气项目,国家能源局也规划在未来6年煤制气要达到500亿方。黄庆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产能过剩,且天然气气源紧张,为了降低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而采取的应时举措。

看似煤制气迎来了好时期,不过雾霾污染加剧又为这个产业蒙上一层阴影。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政策研究者告诉新金融记者,煤制气计划能源效率低、 耗煤量大,不符合国家长期能源安全的需要。正在热议中的全国煤炭总量控制方案,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出台,煤制气产业的前景必然将受到影响。

“能源局去年批复路条的一揽子项目,也需要全方位的严谨论证,才有可能得到国家核准。”他举例说,煤制气项目耗水量极大,但又多位于干旱缺水的内陆省份,能源局在去年7月批复新疆准东项目的路条中,就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抓紧制定上报水资源总量控制的方案,并作为项目核准的“必要条件”。 此外,刚刚投产的大唐克旗和新疆庆华两个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也将影响能源局的进一步决策。

今年1月13日,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2死4伤,大唐克旗是国内第一个获批、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煤制气项目,投产不到一个月却意外停产。这个项目选用的是鲁奇(Lurgi)碎煤加压气化技术,此气化炉并不适应项目使用的劣质褐煤。

煤质和气化炉不匹配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所以对于煤制气,国家目前的态度还是相对谨慎的,依然抱着“示范、科学、合理”的观望态度。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在访谈中表示,其很赞成现在能源局发展煤制气的思路,即要适度发展,不能盲目发展。

“鲁奇炉的技术问题如果在设计之初发现,通过采用一些耐腐蚀技术,是可以解决的,只是当时没有想到这一层。煤制气推广的关键问题是经济性,煤制气成本仍要高于天然气。实际上,我曾经谈过,煤有很多利用方式,例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这几种方法里,我更推崇煤制油。”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举办的煤炭清洁利用专家咨询会,最终定下的基本调子说明了国家对于发展煤制气的暧昧态度:一是不可原地踏步停止发展。煤制气符合我国国情,是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二是不能遍地开花过热发展;三是禁止违背规律盲目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气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