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土壤地下水修复呼唤文化先行

2014-05-27 10:3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高胜达关键词:土壤地下水修环境修复修复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需要什么样的修复文化?

良性的修复文化应该符合长远发展的利益。然而,现在的社会中有人以环保为名发污染财,眼中只有污染、环保这些概念带来的牟利机会。这一小部分人过度炒作概念,提供虚假或是根本不必要的环保产品和服务,并鼓吹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

土壤地下水修复是新兴产业,大多数人对此一知半解,更容易受误导。优秀的修复文化,要帮助人们认识和修复的根本目的和服务对象,使修复不背离其保护公众健康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初衷。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和企业各自定好位,相互监督和支持,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局面。

土壤地下水修复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重要任务,正处在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良性的修复文化对修复工作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让产业磨砺出锋芒,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台竞技。

修复文化还应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首先,要宽严有道,只有“合势”才能合适。由于地势和时势不同,不同地区可以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修复的管理宽严各异。另外,要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势,不被各类所谓经验、模式迷惑,而是扎实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道路。

其次,要科学理性。一个低毒的PX项目曾在多个城市陆续引发群体事件,除了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工作值得商榷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对科学信息的误读与误传。

土壤地下水修复是新生事物,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于社会生活中,要避免类似PX的困局,就必须发展和普及修复文化,让更多人准确地理解什么是修复、为什么要修复、有什么益处、有哪些影响,消除公众的迷惑、恐惧和不信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优秀的修复文化是恢复环境、发展生产力的内在需求,也是修复产业发展之基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以“科学理性、严谨求实、各尽其责”为主要内容的修复文化,应该推动土壤地下水修复产业从“积跬步、积小流”到“至千里、成江海”,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

原标题:土壤地下水修复呼唤文化先行 在产业壮大过程中,需要思考其未来发展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地下水修查看更多>环境修复查看更多>修复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