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正文

瓶颈待破 节能服务业需加快创新

2014-05-29 16:31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作者:陈栋栋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外,要依托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提供单一技术产品向提供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工程设计、实施改造和咨询评估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转变,打造完整的节能服务产业链条。资金如同工程项目的血液,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必须有充裕的资金作保障。

加强融资创新就是从根本上增强节能服务公司的造血能力。何炳光表示,各类金融、担保机构,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要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特点,设计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拓宽节能服务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交易融资。

与此同时,要强化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用足用好国际组织资金,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优惠贷款、节能服务公司滚动转贷、股权融资等形式,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政策方面,节能服务产业从本质上讲是政策和法规驱动型的产业。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但是受财政支付转型影响,必须面对现有政策红利减少的现实,必须向政策创新要红利,走出一条真正基于市场的新路子。

何炳光透露,政策取向将由直接扶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向培育节能服务市场转变,发展定位由市场化机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进一步强化对用能单位的节能法规标准约束,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增强用能单位节能的内生动力。

政策导向仍是关键

任何产业发展都要依赖市场,节能环保产业也不例外。但节能环保市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而是依靠法律强制和政策驱动起来的市场。没有法规和政策,这个市场就难以自发形成,企业也难以自觉、主动履行节能环保义务。法规强制和政策驱动,既有利于刺激潜在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成为有效的现实市场,也有利于为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法规驱动有一个很好的例证,何炳光举例说,“十一五”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提高和严格执法,催生了烟气脱硫产业的萌芽和发展壮大。政策引导方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来,通过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仅一年多的时间,就使能效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5%左右提高到50%左右。

不难看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才能为节能服务产业拓展广阔的市场,有需求才有市场,否则产业也是无源之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与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密切相关。

国务院去年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控的十条措施,近期还将制定节能减排行动方案。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开展大规模的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需求。何炳光透露,今明两年全国要节能3.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230万吨、氮氧化物260万吨。这就是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潜力所在。

何炳光说,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政府、协会和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角色不同,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政府要为产业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行业协会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节能服务企业要切实增强自身实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要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原标题:瓶颈待破 节能服务业需加快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合同能源管理查看更多>节能服务公司查看更多>节能服务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