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正文

瓶颈待破 节能服务业需加快创新

2014-05-29 16:31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作者:陈栋栋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人形容现在搞合同能源管理有三个不容易。”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日前在北京对记者表示,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何炳光认为,节能服务产业必须通过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融资创新和政策创新,使节能服务产业迸发出更强的活力。

“三个不容易”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形势比较严峻。用何炳光的话说,现在搞合同能源管理有三个不容易,找项目不容易,做项目不容易,分享效益更不容易。

首先是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开拓难度加大。部分用能单位生产效益下滑,缺乏开展节能改造的压力和动力,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滞后。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规模较小,缺乏自有核心技术,特别是为客户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不足。

再次是融资瓶颈制约不容忽视。实体经济运行困难,金融投资机构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压缩信贷投放规模,造成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比以前更加困难,难以满足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最后是节能服务市场诚信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用能单位诚信缺失,不按规定履行合同,甚至出现违约现象,挫伤了节能服务公司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节能服务公司的健康发展。

目前,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何炳光说,就像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期,只有从根本上强筋健骨,增强行业发展耐力,才能尽快度过疲劳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行业整体实力,努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何炳光表示,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融资创新和政策创新,使节能服务产业迸发出更强活力。

多方突破谋发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节能服务产业也必须在多方面加快推进创新战略。

技术产品是开展节能服务的重要支撑。节能服务公司拥有了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或技术集成能力,也就握住了开拓市场的“金钢钻”。通过技术改造为用能单位挖掘出实实在在的节能潜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是节能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何炳光说,当前,节能服务公司要积极参与节能技术创新,依托产学研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围绕高效燃烧、高效换热、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和电机节能等市场应用广、节能潜力大、需求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多样化的业态模式是节能服务产业保持活力的源泉,也是节能服务公司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何炳光认为,节能服务公司要基于市场需求,开展节能服务业态创新,在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和节能量保证型业态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融资租赁、节能服务超市运营等新型业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

原标题:瓶颈待破 节能服务业需加快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合同能源管理查看更多>节能服务公司查看更多>节能服务产业查看更多>